() 姚遠把業務員們按照地圖上劃分的區域放出去,並不是指望他們可以談來業務。
這些生瓜蛋子,離一個真正業務員具備的水平,還差的很遠,基本屬於外行。
他是讓這些業務員們,在指定的區域內,把裡麵有多少家工廠,工廠都生產什麼麼,有什麼設備,負責人是誰,如何聯係?等等的這些信息都設法一一搞到,建立一張業務信息地圖。
現代營銷,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不首先熟悉對方的情況,你連如何向對方推銷自己都做不到,又那裡來的業務?
直到把信息收集全了,才能有針對性地選定屬於自己的客戶,有針對性地展開銷售攻堅。
這就是做營銷的第一個功課,情報調研。後麵還有好多比如策劃、廣告、公關一類的專業手段,隻能等這第一步情報收集與調研完成了,再教業務員們其他的。
其實,對周邊的信息,姚遠早就熟悉了。他做著兩個公司,連自己周邊怎麼回事都不知道,那就不用乾了。
他讓業務員們做這些,主要還是讓他們在乾這些具體工作的時候,增長經驗,學到更多的知識。
現在姚遠的能力有限,也隻能讓大家一起來做所有的工作。在做工作當中,他會發現這些人的優缺點,那時候再根據他們的特長,把他們劃分到各種適合的部門去。
業務員們經過這種全技能培訓,將來不管在哪個部門做什麼工作,都可以了解其他部門他不做的那些工作的意義,將來可以各部門之間更好的互相理解與配合,讓工作更加整體化,配合更加緊密。
當初抗抗服裝公司的業務員做的業務地圖,連對方單位負責人的家庭情況,有幾個孩子,配偶的情況,以及全家人的喜好都能收集的清清楚楚,全部填入信息地圖。
就這份縝密的信息工作,也不是一般銷售公司可以做到的。抗抗服裝公司能夠脫穎而出,可不是全憑僥幸。
今天,姚遠同樣把自己這個營銷手段用到了礦機的這些業務員們身上,他要再為礦機培養出一批銷售精英出來。
業務員們在姚遠這種逐步要求下,就慢慢成熟起來。當兩個車間可以生產的時候,業務員們的第一批活,也跑回來了。
周邊好多企業的負責人,都是姚遠的朋友,不是朋友也聽說過他的大名,他接手礦機他們也知道。他自己不出麵,隻讓讓業務員過來,和他熟悉的企業負責人,就把電話打到他的辦公室裡來了。
他們當然要問問他,派業務員過來啥意思?有事直接說就行了,乾嗎要繞這麼大的彎子?
他隻得和他們解釋,他就是想給礦機培養些人才出來。
“就這麼一批半吊子,不看你麵子,他們能弄著活?”有相熟的朋友就質疑他,“礦機不是歸你了嗎,有啥事兒你直接說不就完了?”
“礦機永遠是礦機的。”姚遠就正經地告訴對方,“沒有一個完善的管理體製,沒有自己的人才,不行啊。”
“那好啊,我就公事公辦,讓他們憑著自己的本事說動我,讓我心甘情願跟他們合作。”對方就回答他說。
他就有些著急:“彆介呀,你明明知道他們水平不行,彆來真的呀!”
對方就問:“那你讓我怎麼辦呢?”
他就說:“考驗還是要考驗,隻是到最後,你還得把活給他們呀,也算是給他們增加點信心,幫我一把。就算我欠你個人情還不行嗎?”
因此,礦機的業務員們,在過推銷自己這一關的時候,也受到了很大的考驗。隻要他們不放棄,堅持下去,姚遠滿意了的時候,基本都可以獲得或多或少的合同。
對姚遠來說,機械加工的活並不難找,隻是這個行業,附加值含量太低,利潤率不會超過百分之十。也就是說,這些活,僅僅可以夠維持工人工資和工廠運轉的,想著靠這個發展起來,是根本做不到的。這是傳統機加行業麵臨的普遍困局,任何人也沒有能力去改變。
所以,姚遠不再想繼續讓礦機走這種老路子,他要讓美美去搞彆人搞不了的大型機械,力求有自己高附加值,高利潤率的產品,這是礦機唯一的出路。
可是,他現在沒錢了呀,發了這月的工資,下月就再沒錢給大家發工資了。他隻能接受職工們的建議,靠這些傳統產業,來維持大家有工資可發,堅持下去,等待美美那邊搞出正規產品來。
同時,他發現,通過搞這些傳統產業,還可以培養一批專業人才。比如,機加行業的管理人才,還有他這些業務員,將來美美那邊都可以用得上。這也算是一個收獲吧。
最重要的,他可能會通過這種摸索,搞出一套適合大型企業的,由職工參與的監督體製來,徹底扭轉和消滅這類大型企業裡的歪風邪氣,形成一個良好發展的,全新的管理模式。
如果這個可以成功的話,這個收獲,恐怕比救活礦機的意義,要大的多。
傳統機加行業,隻要你有人脈,或者你有好的業務員,弄回活來,養活工人和維持工廠運轉,基本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