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張代表如此詢問,李春田臉上的笑容就沒了。
過一會兒他才說:“剛下來那會兒,心裡肯定不舒服,怎麼會沒有意見呢?
張書記我也不瞞你,我走到勞人處副處長這個位置上,也是相當不容易。
十八歲進廠,在大件車間乾磨工,一乾就是八年。後來,車間老主任見我尺子使的準,就把我調出來乾檢驗。
那個時候,動亂還沒開始,廠裡組織關係還是正常的。想著上進,沒有真本事是不行的。
再後來,就亂了。大家都不生產,整天的搞批鬥,我也跟著瞎折騰。到七四年廠裡恢複生產,新上來的乾部都是些不懂行的,生產也是亂七八糟。
那時候,我也沒了上進的心勁兒,和大家一起混日子,這工人也乾夠了。我正好和勞人處那個處長是鄰居,就惦記著和他搞好關係,去坐辦公室。
能進勞人處,我費了不少心思,錢也沒少花。進了勞人處以後,又勤勤懇懇苦熬了十幾年,才混到副處長的位置上。
廠子不行了,姚總來了,解散了所有處室,乾部一個不用。我熬二十幾年才做到副處,這一下就變回了啥也不是,連個科員都混不上。和那些下來的科員、工人給分到一個小組裡等分配工作,心裡肯定不舒服,當時怪話也說了不少。”
張代表聽到這裡就問:“姚總不用你,就是因為你是乾部?”
李春田笑笑說:“那倒不是。真有能耐的乾部,像林清華這些原來的分廠廠長,他也用。”
張代表就說:“我記得你挺能乾的,對本職工作也很上心,怎麼會沒能耐呢?”
李春田就又笑,然後說:“張書記你是覺得我挺能乾的,可到姚總這裡不行啊,能乾不代表有能耐。
咱過去勞人處搞的那套東西,資料保管、整理、撰寫和內查外調那一套,姚總根本用不上。人家現在叫人力資源部,主要是為工廠網絡人才和考核內部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
開始的時候,咱還心裡憋著一口氣,想看姚總的笑話呢。你不用我們這些老人,看你將來職工所有的檔案資料還不全亂了套?你找適合乾工作的乾部都不知道去哪兒找!
結果人家和咱們原先那一套,根本就是兩回事。後來組織大家討論定崗,人家人力資源部統計科的齊科長帶著人過來,給咱講解考核製度,咱這才搞明白,人家是怎麼個乾法?比咱高明多了,也科學多了,說的大家心服口服。
我這才知道,感情我乾了十幾年人事工作,還是門外漢一個!人家弄的這個,我根本就是一竅不通,人家不用咱,咱也沒啥好冤枉的。”
張代表就又問:“那你怎麼又跑到這裡來了呢,分配過來的?”
李春田說:“哪兒啊?我現在是車工工段的質量小組組長。這個職務雖然不大,可也得競爭上崗,得經過乾部考察和麵試。
我過去乾過檢驗,對這個工作還算熟悉,是和幾個人一起競爭,憑著自己本事得到的這個職位。”
張代表對這個競爭上崗挺感興趣,他沒聽說過,就跟李春田打聽,競爭上崗的事情。
李春田這一講可不得了,好多東西張代表都是第一次聽說,根本不明白。比如這個崗位招聘,崗位工資,雙向管理,幾乎所有的管理製度,都和礦機過去不一樣了。
李春田隻得一項項解釋給他聽,這時間就耽誤大了。好在李春田是組長,不用親自下生產車間動手工作,不然還真耽誤了他的事了。
即便是這樣,張代表也沒全鬨明白是怎麼回事。他怕呆的時候長了,耽誤李春田的事,就沒好意思仔細追問。
他打算先回自己辦公室,讓人給他找來姚遠接管礦機以後,所有新製定的規章製度,自己先研究透了再說。
但李春田的話他還是記住了,並進行了適當的總結。
一個,是說現在的確得憑本事吃飯了。從乾部到工人,手裡沒兩下,在崗位上耽誤事,很快就會被淘汰掉。
憑本事吃飯這一點,倒有些像李春田剛入廠那個時代。所以,李春田現在心裡,倒是真的對姚遠沒什麼怨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