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工人的智慧(1 / 2)

() 張主任找來的這些老工人,都是過去在礦機各個崗位上,摸爬滾打了三四十年的老人。

有些老工人已經退休了,聽說廠裡遇到了困難,張主任來找他們,二話不說,立刻就來了。

張主任了解他們,這都是各個崗位上的好手,不僅個人技術過硬,而且都是本行業的佼佼者,工作經驗十分豐富。

姚遠給他們講解資料,也被他們的技術水平給震驚了一下,他們幾乎是跟他一樣,什麼都懂啊。

當一個老工人提出來,鉻合金鋼因為脫碳才變的不耐磨損,這樣專業的熱處理金相問題的時候,姚遠就忍不住問他:“你這些專業理論,是從哪裡得到的呢?”

那老工人就笑了說:“我十六歲就進廠乾熱處理,乾了三十幾年,整天跟這些鋼材打交道,自己摸索也摸索會了。你隨便給我一塊材料,我拿到砂輪機上一磨,看飛濺出來的火花,我就能說出鋼材型號和配比。這些鋼材啊,就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對他們的性能,可以說了如指掌。”

所有這些老工人,都跟這個老熱處理工人一樣,對自己從事的專業工作,到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步。

好多專業道理和理論,他們不會講。可是,要用什麼樣的手段,才能達到什麼樣效果,他們的經驗,卻比丁群那些工程師技術員們要有經驗了許多。

下午的時候,姚遠講解完了具體技術要求,工人們就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一個乾電焊工乾了近三十年的老工人,一眼就看出來,那個從懸臂上切割下來的銷軸孔,是用氬弧焊堆焊的辦法,在大孔周邊堆焊了一層特殊材料到普通機體上去的。

經過老工人一提醒,姚遠這才看明白。將孔周邊的漆層打磨乾淨之後,露出的痕跡,的確是堆焊的痕跡。

雖然國內很早就有了氬弧焊接這個技術,可是因為氬弧焊機缺乏國產製造零件,在這個時候應用並不廣泛。丁群那些人沒有見過這種焊接技術,也就沒有想到人家是怎麼弄出來的,隻是想到普通電焊沒法得到這種合金結構了。

僅僅一天,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這讓姚遠信心大增,也顧不得去找劉二趕了。

既然知道了人家是怎麼乾的,那就變的簡單多了。本地買不到氬弧焊機,大城市裡肯定有啊。姚遠第二天就帶著那個老焊工去了南邊的大城市,去買氬弧焊機,同時,還得買專用的這種鎳鉻合金的焊條。

彆看咱們在這兒說說,覺得很簡單。其實每一件事情都不簡單。

首先,判斷軸孔是氬弧焊堆焊出來這一點,你沒見過這種焊接技術,做夢你也想不出來。

丁群那些工程師水平都不低,可是那時候國內氬弧焊技術還不普及,他們沒有見過,根本就想不到。就是姚遠,雖然在上一世就知道這項技術,但沒見過實物,他也想不到。

那位老焊工,過去在東北的汽車廠裡工作過,見過這東西,這才能夠想得到。

那時候沒處找這種焊接設備,光想的到還不行。姚遠帶著老焊工在南方大城裡轉了好多地方,找了好多企業,總算是找到了氬弧焊機。

可是,還有需要的焊絲呢。那時候,還沒有人知道怎麼用合金焊絲,也沒有出這種焊絲的地方,你上哪兒買去?

這個姚遠就有辦法了,他畢竟來自現代,知道的要多一些。

沒有鎳鉻焊絲不要緊,本地就有出售鎳鉻合金圓鋼的。他可以買最細的鎳鉻圓鋼,弄一台冷拔設備,把還是過粗的鎳鉻合金圓鋼,通過冷拔的手段,變成適合做焊絲使用的直徑,這問題就又解決了。

設備有了,焊絲也有了,可是沒人乾過焊合金這個活,沒有經驗,還得讓老焊工帶幾個技術水平高的年輕焊工,摸索著焊合金。

怎麼保溫不讓工件變形脫碳,如何減少氣孔和渣眼,多大的焊接電流合適,多粗的焊絲合適,操做手法,操作工藝流程等等,這個都得逐漸摸索。

還有,氬弧焊操作,需要氬氣保護。那時候市麵上有氧氣鋼瓶,沒有專門賣氬氣的。這個還得聯係製氧廠,讓他們給出氬氣鋼瓶,氬弧焊機才能正常使用。

光準備這些生產條件,就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然後就是反複實驗,又是一個多月。

雖然時間拖的有點長了,可總比隻是指望丁群的研究所,毫無進展要強的多了。

丁群聽說姚遠領著一群老工人搞實驗,心裡的想法和姚遠一開始的想法一樣。我們這些讀了那麼多書的知識分子都不行,一幫沒多少文化的大老粗就行了,這不胡鬨嗎?

可有一天,姚遠把他找過來,讓他看實驗效果的時候,他依舊是和姚遠一樣,被震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