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鼎力戈壁灘 二十三 自打算盤暗計較 一舉兩得換糧官(1 / 2)

虎賁巾幗傳 琴藏古棉 4442 字 6個月前

北風徘徊,繁霜霏霏,今宵寒較昨宵多。晨風拂帳頂,沙沙響不停,營地篝火漸偃息,餘燼變青煙。

醜寅之交,天未見亮,梁軍大營裡人跡寥寥。咄苾早早地便醒來了,隻覺得頭痛欲裂,酒勁未消,一邊讓下人端來熱騰騰的馬奶喝了兩口,一邊傳喚侍從官哈爾科到大帳中來晉見。

這哈爾科自幼便死了爹娘,在逃難的路上被陏朝遠嫁而來的義成公主收養,濟以衣食,授以書史。哈爾科天性聰慧,博聞強記,過目不忘,義成公主深愛其才,時常留在身邊做些文案書劄之事。哈爾科也不負眾望,曾經單騎匹馬,馳行千裡,口傳書信,竟無一字之謬,在突厥諸部中有“草原飛鴿”之稱。

哈爾科抬腳進帳,右手撫前胸,向咄苾躬身行禮。

咄苾放下手中的馬奶大碗,點點頭,示意哈爾科就座,然後讓帳中的幾個下人退出去,這才扭頭對哈爾科說道:“義成公主讓你千裡迢迢地隨我而來,今日可要派上用場了。”

“義成公主是我的再生父母,哈爾科粉身碎骨也無以為報。大帥有何差遣,小奴定當全力以赴。”

“好,”咄苾捏了捏胡須上的瑪瑙紅墜兒,說道,“我準備給義成公主去信一封,你今日便帶信出發,在大雪封山前趕到達爾罕大營。”

“遵命,”哈爾科利落地回答道,正打算援筆鋪紙時,隻見咄苾搖了搖頭,抬起右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哈爾科立即心領神會,放下筆管,聚精會神地側耳傾聽,咄苾這才開口說道——

“公主安好?離開達爾罕大營已近一月,諸事皆順,勿憂勿慮。咄苾心中十分掛念,待完成此番差事後便返回草原,隻是風雪將至,你我再次會麵時,應是明春鶯飛草長之際。

我主動請差,南下千裡,臨走之時,你多有責怪,怨我唐突從事,未曾商量,豈知事起驟然,機不可失!此番進入南境,我四處留意,處處觀摩,深知吐穀渾之首鼠兩端,梁師都之外強中乾,李唐王朝之野心勃勃!烽煙彌漫,南境不安,淺水原與朔方城尤如飛鳥之兩翼,破一必毀其二,事連我突厥之大政走勢,二哥處羅大可汗必將身陷其中,兵戎相見於李唐。彼時,擇將選帥,出入南地,舍我其誰?手握重兵,控弦百萬,正是咄苾兌現月下承諾之時!

願公主在達爾罕有所作為,親近草原十八部首領,絲竹茶帛不吝賞賜,得其歡心,用其忠誠,他日兵行馬鳴之時,令其作避上觀,安守勿動。另,‘小可汗’缽苾精明過人,於我行事有礙,當施以巧策,令其離開達爾罕,回到契丹及靺鞨封地,以保無虞。

心中千言萬語,不可一一道來,願自珍重,靜待際會,勿忘月下之語,擅持謹微之心,期待明春草原相見!”

咄苾說完,長長地吐了一口氣,斜靠在椅中,讓哈爾科重複了一遍,見無所遺漏,這才揮了揮手,讓哈爾科離帳而去。

望著哈爾科的背影,咄苾喃喃自語道:“可汗之位,誰人生而得之?尤如群狼捕鹿,唯智果者獲!”

……

北風呼嘯,雨霜未消,對麵梁軍大營的異常寧靜,讓柴紹已經嗅到了大戰前的硝煙味兒。連日來,柴紹馬不停蹄地巡察防務,奔波於太和山下的三座軍營之間,時而閱視士卒操習,時而聆聽將軍呈報,時而突查刀槊軍械,整日腳不踮地兒,忙得不亦樂乎。

這日申時,柴紹剛剛回到北營的帷帳內,解開紅袍遞給妻子李三娘,準備端起羹湯趁熱喝幾口時,侍從孟通進來稟報道:“霍公,糧官丘師利將軍從長安返回,現在中軍大帳內,有事呈報。”

“好,我知道了,讓他稍坐片刻,”柴紹放下手中的湯碗,無可奈何地對妻子笑了笑,說道,“我去去就來,那丘師利回來繳差,應該沒有什麼事兒的。”

李三娘點點頭,又把披風遞還給丈夫,說道:“不打緊,你去吧,呆會兒回來了,我再重新給你熱熱羹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