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寶站在原地,也是一臉迷糊的模樣,吞吞吐吐的說道:“這個婆姨,真是…我也不知道她要乾嘛,因手裡有活,我還沒來得及細問,她便躍身上馬,帶著女兵們出去了…”
“嗯…”李三娘嘟了嘟嘴,緩緩說道,“秦蕊兒做事踏實,我們且看她有什麼好法子吧!三寶,這樣,我要去女兵營的校場,看看試射鐵尾翎箭的效果,你這邊有何情況,隨時來報。”
“遵命!”
……
馬蹄踏踏,戰袍飛揚,穿街過巷,如風而至。
一柱香的功夫後,李三娘一行來到了女兵營的校場上。
這裡,也是一派火熱的景象——女兵營中的千餘名弓弩手排列成行,分成數陣,在紅、黃、藍等各色旗幟的引導下,正有序演練,時而快步移動,變換陣形;時而駐足立定,持弓待射。
宣節校尉羅秋紅正在跨馬指揮,號令女兵,見李三娘已到,便一揚馬鞭,篤篤馳來,繼而躍身而下,拱手說道:“參見公主殿下!弓弩手正在操習,請殿下訓示!”
李三娘一拉韁繩,踩鐙下馬,點點頭,說道:“我聽聞,已有千餘支改造好的鐵尾翎箭送到校場來了,不知弓弩手們有沒有試用,能夠擊射多遠呀?”
羅秋紅一欠身,回答道:“回殿下,新製的翎箭重量增加了不少,加之是火矢,箭頭還要加載燃物,原先射力為一石二的長弓已不堪用,現在,我們換成了一石四的角弓,順風而射,可及四、五百步遠。”
“好!”
李三娘聽聞,笑逐顏開,說道,“一石四的角弓,可不太好掌控啊,我有很多年沒有使用過了,羅校尉,把你的弓給我,讓我來試一試!”
“是!”
羅秋紅轉過身去,從馬鞍上取下一把樺皮筋角反曲弓,雙手捧起,呈遞到李三娘麵前。
李三娘接過弓來,朝著前麵的靶場大步走去。
校場中的弓弩們見狀,紛紛暫停操習,站立原地,引頸企望,目睹這位女帥的箭術風采。
隻見李三娘走到靶場一頭,在拇指上套上白玉扳指,接過隨從遞來的新製鐵尾翎箭,稍稍停頓,觀察了一下風向風速,然後搭矢在弦,虎口拿弓,與臂齊平,兩腿分立,引箭瞄準,隻聽到“嗖”地一聲,飛箭離弦,在空中劃過一道細長的影子,直撲箭靶而去。
轉眼間,隻聽到“噗”地一下,飛矢正中百步之外的靶心。
“好——”頓時,整個校場沸騰起來,女兵們無不歡呼雀躍。
李三娘把角弓拿在手裡,掂量了幾下,對身旁的羅秋紅說道:“一石四的角弓發射鐵尾翎箭,既需要技藝也需要臂力,營中的女兵們是否都能掌握?”
“不瞞殿下,”羅秋紅一躬身,回答道,“換成角弓後,營中確有三成的姐妹臂力不足,不過,咱們也有對策。”
“哦?什麼對策…”
“秦蕊兒將軍與我商量,讓這部分女兵使用踏張弩作戰——取坐姿,同時利用臂、足、腰之力張弓,雖然發射速度不及角弓,但射擊距離卻超過角弓啊!”
“好,”李三娘點點頭,讚許道,“想必申珂已經告訴你們了,咱們將以火矢夜襲敵營。此番攻擊,要的不是精確,而是距離,你們能夠分門彆類,配置弓弩,很好,很好啊!”
兩人話未說完,隻見數騎馳入,直奔麵前,一名軍士翻身下馬,躬身拱手,說道:“公主殿下,奉馬三寶將軍令,向您稟報——秦蕊兒將軍已經備足了鐵尾翎箭所需的鐵料,請殿下勿憂!”
“嗬嗬,你看,咱們剛才還提到她不是?”李三娘濃眉一揚,笑了笑,對身旁的羅秋紅說道,然後扭頭問軍士,“秦將軍用了什麼法子,備足了鐵料?”
“回殿下,秦將軍從軍庫中調撥了些銀兩,在城中挨家挨戶地收購鐵具,百姓得知是軍中急需後,也紛紛出手相助,結果銀兩沒有花費多少,從百姓家中購來的菜刀、炒鍋、鐵鏟、耙子等等用具,卻載了滿滿的五馬車回來!”
李三娘聽聞,不禁笑靨綻放,喃喃說道:“這個秦蕊兒,還真是有辦法哩!”
一旁的羅秋紅也笑了起來,說道:“殿下,這就叫‘得道多助’啊!當日,大軍入城,秋毫無犯,您還派人進山勸說百姓返城,今日咱們算是得了福報了。”
“是啊,是啊…”李三娘抿抿嘴唇,抬起頭來,看著薄雲透日的天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