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呼呼,陣陣有聲,軍旗獵獵,嘩嘩飛揚。
第二日,在阿哈城南的唐軍大營裡,三軍會師的慶典即將拉開序幕。校場正前方,一個五十步見方的閱台上,柴紹夫婦躬擐甲胄,正襟危坐,左右兩側的十餘名將軍昂首挺胸,肅然挺立。
今日的慶典彆開生麵,數萬軍士環坐場內,不見弓馬步騎,不見刀劍槍槊,唯有軍中的數百鼓手列隊校場,倚鼓而立,等待號令。
南風過耳,吹動旗幡,吹動了鼓手們的衣袍,一眼看去,挺立場中的數百人神情莊重,凝視閱台,他們身旁的數十麵牛皮大鼓,呆立原地,沒有一絲響動。
辰時正刻,司儀官小跑上台,單膝跪拜,從柴紹手中接過一麵猩紅的令旗,起立轉身,大步走到閱台前沿,淩空交叉,“嘩嘩嘩”地揮舞起來。
一時間,旗動鼓響,震天動地。
校場中,隻見鼓手們四人一隊,高舉鼓槌,雀躍而起,圍著麵前的牛皮大鼓,雙手交替,全力捶打,“咚咚—咚咚—咚咚—”,鼓聲整齊,節奏鮮明,震耳欲聾。
令旗飛舞,鼓點變幻,時而如同狂風驟雨,撲麵而來;時而如同流蘇飛揚,竦竦而過;時而如同亂蛙齊鳴,蹦跳淩空;時而如同鬥虎吼山,低沉剛猛。
鼓聲隆隆,回響天地,喚醒了戈壁曠野,城池屋舍,清晨的空氣為之燥熱,恬靜的陽光為之飛濺,沉寂的黃沙為之顫抖。
轟轟隆隆的震蕩,轟轟隆隆的的喜悅,轟轟隆隆的示威,轟轟隆隆的豪邁…
數十麵大鼓發出的沉重聲響,碰撞著軍營駐地的石灘,石灘驀然間變成了牛皮鼓麵,轟隆聲中,戰馬嘶鳴,刀劍震顫,弓弩弦響,槍槊纓動,出征前的凜然之氣,彌漫在營中的軍帳間,旌旗下,木柵邊,瞭塔上…
半個時辰後,隨著閱台上猩紅令旗果斷地一收,校場上歡騰的鼓聲嘎然而止,不再有聲響,不再有喧囂,大地出奇的寧靜,天空異常的清冽,人們仿佛置身於千韌峰顛,雲霧飄過,萬籟俱寂。
柴紹一撩袍角,從座中豁然而起,大步走到閱台正中,立定腳跟,反握佩劍,抬頭矚目台旁的大纛,隻見這麵明黃色的大旗正迎風招展,呼呼直響,振奮人心。
柴紹收回目光,掃視校場,略清嗓音,高聲說道:“三軍健兒,吾等上承皇命,下荷民意,師出延州,跋山涉水,曆時月餘。梁賊師都狡黠異常,勾結稽胡,襲我後軍,幾隳我北征大業!”
說到這兒,柴紹頓了頓,深吸一口氣,轉身看了看妻子,這才繼續說道:“然而,天佑大唐,絕地反擊,平陽公主以帶病之身,領金明城中區區兵馬,潛出蘇吉台,火燒敵虜營,大破梁賊與稽胡,徹底扭轉北征戰局,形勢為之明朗!”
三軍將士聽聞,摩拳擦掌,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柴紹擺擺手,示意安靜,大聲說道:“古往今來,逆流而動者,無不灰飛煙滅!大唐之興,殆非人力,實為天授!諸如梁賊師都之輩,執迷不悟,負隅頑抗,於我北征健兒麵前,終是螳螂擋車,必將粉身碎骨!”
柴紹言罷,校場中,萬人齊呼,頓時爆發出“萬歲,萬歲”的歡聲,震天動地,響徹雲霄。
閱台上,李三娘端坐位中,看著丈夫雄健的背影,聽著將士激昂的呼喚,指尖微顫,心頭一熱,眼睛濕潤,淚水打轉兒。
……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晚風拂來,城旗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