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飛箭,嗖嗖有聲,弓弩爭鋒,歡聲時起。
半柱香兒之前,羅秋紅選出的三十名精銳射手步入校場,列隊成行,前排單膝跪地,後排分腿站立,依照戰時的魚鱗陣形引弓勁射,“嘣嘣”弦響不絕於耳,支支利箭飛撲向前,二百步外的十餘個草靶頻頻中箭,搖晃不停。
靶場外,圍觀的女兵們數以百計,飛箭中靶,引來陣陣歡呼。
李三娘率眾校尉站在閱台上,正饒有興致地觀看著場中的一舉一動。
晨風拂過,烏髻上的束發紅巾輕輕擺動,幾絲鬢發隨風而起,李三娘抬起手來,挽發耳後,對旁邊的秦蕊兒笑道:“咱們的弓箭手又有長進了!”
秦蕊兒聽聞,喜形於色,上前小半步,躬身說道:“殿下,她們可是千裡挑一的精銳啊,當中有一大半是從終南山裡跟隨您出來的哩!”
李三娘點點頭,說道:“看她們的身手,我便知道都是老兵了,”繼而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接著說道,“她們算得上是身經百戰啊,伏擊紅嶺溝,攻取武功城,大戰臨川崗,勇奪長安城,潛出馬踏坪……”李三娘口中喃喃,如數家珍。
眾校尉聽聞,麵露喜色,自豪之情洋溢在眉目之間。
正在說話時,隻見一騎踏風,篤篤馳回,從草靶處飛奔而來,一名軍校翻身下馬,大聲稟報道:“角弓發射完畢,共擊中二百二十三支!”
“好!”李三娘頷首微笑,轉過身來,目光落在申珂身上,說道,“該看你們的了。”
申珂稍稍遲疑,彎腰拱手道:“殿下,這些新卒雖已掌握了擘張弩的射法,但沒有見過什麼大場麵,更沒有想到殿下今日會親臨閱視,所以……”
李三娘擺擺手,打斷了申珂的話,說道:“你去告訴她們,將今日的操習視同沙場的搏戰,在她們當麵的不是草靶而是敵虜,不要說是我李三娘,就是三軍將士,今日也在此處注視著她們!”
“明白!”申珂躬身再拜,退後兩步,然後飛快地奔下閱台,從親隨手中接過韁繩,躍身上馬,“駕”地一聲,朝校場中央馳去。
片刻之後,隻見三十名身披甲胄,頭束紅巾,腰掛箭囊的女兵小跑入場,強弩在手,戰裙擺動,步伐整齊,嘩嘩有聲。
距離草靶二百步時,隊伍立即停下,隊正一聲高喝,三十人立即分成三排,第一排端弩瞄準,第二排持弩待射,第三排踏弦上箭。
隻聽聞陣中傳來高高的一聲“射——”頓時,第一排弦響“當當”,十支利箭朝著靶子“嗖嗖”飛去。
箭去弩空之後,第一排的女兵立即後撤,快步退到第三排的位置,抽箭囊中,踏張上弦;與此同時,第二排、第三排則依次上前,接替前排,端弩再射……三排女兵交替靠前,井然有序,輪番齊射,箭鳴陣陣。
伴隨著場邊一陣陣的歡呼聲,半柱香兒的功夫轉眼即到,校場中的女兵們收弩站定,三
排合成一隊,在隊正的口令下,轉身邁步,整齊地退出場外。
閱台上,李三娘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扭頭對眾校尉說道:“諸位,這就是擘張弩叁組輪射的迭射法,沒想到啊,短短幾日之內,申校尉居然能把這些新卒訓練得如此嫻熟,我們且看她們的戰績吧!”
片刻,報靶的軍士再次策馬馳來,在閱台下大聲稟報道:“弩箭發射完畢,共擊中二百八十五支!”
台上頓時一片“嘖嘖”之聲,稱賞者有之,驚愕者有之,疑惑者有之,眾人交頭接耳,嗡嗡不停,李三娘把手一揮,斬釘截鐵地說道:“回軍帳,我有話要說!”
……
風吹帳簾,開合不定,將校端坐,側耳傾聽。
行軍桌後的李三娘扯了扯青花鑲邊前襟,抬起頭來,笑嗬嗬地注視著眾人,問道:“諸位,今日牛角弓與擘張弩的比試,大夥兒如何來看呢?”
“殿下,”一名年青的女校尉大聲說道,“事情明擺著的,擘張弩射得遠,射得準,優於牛角弓!”
“另外,擘張弩易於上手,才幾天時間,申珂校尉便把這些新卒訓練出來了,真讓人羨慕哩!”有人在旁邊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