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鼎力戈壁灘 一五一 校場飛箭顯強弱 談古論今說弓弩(2 / 2)

虎賁巾幗傳 琴藏古棉 5127 字 6個月前

“是啊,看來咱們應該大量換裝擘張弩了……”

“那些新卒用起弩來尚且快捷順手,更不要說咱們的這些老兵了,戰場上肯定箭無虛發,讓敵人有來無回……”

“現在營中的擘張弩隻有三、四百把,哪裡夠用呀,應該請朝廷多多調派過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來,帳中如同蜂群飛舞,嗡嗡一片。

李三娘見羅秋紅和秦蕊兒低頭不語,始終沒有說話,便把手一抬,示意眾人安靜,然後和顏悅色地問道:“秦將軍,羅校尉,你倆兒以為如何啊?”

秦蕊兒嘴唇翕動,沒有立即回答,依舊低著頭,似乎還在思考,羅秋紅則緩緩抬頭,迎著李三娘的目光,不緊不慢地說道:“殿下,擘張弩的確射得又遠又準,若在平地對戰,其殺傷力甚於角弓,但是戰場地勢多變啊,豈能儘是平地?若遇到山林,沼澤,陡坡,河梁,恐怕它就不如角弓靈便了。”

“不止如此,”這時,秦蕊兒才昂頭挺胸,接過話兒來說道,“咱們女兵營中,有不少的姐妹能夠挽弓騎射,兩軍對戰時,若要以速度取勝,跨馬騎射必當首選,角弓靈便,利於攜帶,而一石二的弩重達三斤五十兩,笨重而沉緩,在馬背上毫無用處!”

羅秋紅聽聞,使勁地點點頭,說道:“請問各位,誰能在狂奔的馬背上使用擘張弩殺敵,我羅秋紅心悅誠服,第一個拜她為師!”說罷,下頜一抬,睥睨眾人,目光在申珂臉上稍作停留。

申珂蹙額低頭,眨眨雙眼,沉默不語。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迷茫,啞口無言,帳中一時寂靜,隻聽到風吹簾動的“啪啪”聲。

“嗬嗬,嗬嗬……”

行軍桌後傳來了李三娘爽朗的笑聲,眾人循聲看去,隻見李三娘身體後仰,舒展地靠在椅中,似乎十分開心的模樣兒。

“各位,”李三娘抿抿嘴,笑道,“百姓有句老話,‘駿馬可涉險,犁田不及牛;牛車能負重,渡河不如舟’,這天下的萬物呀,貴在量才使用,因地製宜,因時製宜,軍械兵器亦然如此。”

李三娘收斂笑容,站起身來,繞過行軍桌,緩步走到眾人麵前, 說道:“弓與弩,自古以來便是軍中長程殺敵的利器,然而,這二者卻各有所長,使用的時機與地點也各不相同,適才校場上的一幕,大夥兒已經看到了,軍帳裡的爭論也聽到了,問題是……”

李三娘稍作停頓,側頭看了看秦蕊兒,又看了看羅秋紅,說道:“問題是,今日咱們的營中是誰人使用它們,怎樣使用它們——若是久經沙場的老卒,弓與弩均可上手;可是,帳外那幾百個剛剛才招募來的新卒,短時之內難以掌握角弓的射法,而擘張弩是一個穩定的射器,開完弓後無須強大的臂力支持,便於瞄準且射擊步驟簡單易學,相對角弓而言,更加有利於新手使用啊!”

“難得你下了功夫,專研擘張弩的迭射陣法,”李三娘踱步來到申珂旁邊,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道,“叁組輪射的迭射法已在軍中多年未見了,我聽聞,當年隋煬帝東征高麗的時候,就征發了三萬名‘江淮弩手’隨行,依此陣法,一度橫行於遼水河畔,可見其戰力之強!”

李三娘邁開步子,走到軍帳正中,掃視眾人一圈,語重心長地說道:“然而,誠如秦將軍和羅校尉所言,擘張弩難以在馬背上施展,更難在崎嶇不平的地勢上發揮作用,這隻是其一;另外,你們可知道,前麵是幾萬北征的大軍,朝廷為何隻送來區區幾百張弩?”

眾人麵麵相覷,紛紛搖頭。

“哎,”李三娘輕輕地歎息一聲,說道,“朝廷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啊——”

眾人聽聞,瞠目結舌,不明究裡,隻是盯著李三娘看,等待下文。

李三娘示意申珂從帳外拿來一把擘張弩,在手裡掂量了幾下,說道:“眾所周知,這弩由弩臂、弩架、弓弦和弩機組成,而弩機的精妙決定了弩箭的精準,你們知道嗎,這弩機是由鉻鐵合金製成,單單一枚弩機的造價便相當於三把角弓呀!”

見眾人歎息不已,李三娘接著說道:“我大唐立國日淺,國力尚弱,朝廷能一次調派數百把勁弩供我北征將士作戰,已屬不易了,咱們當知恩圖報啊!”

說罷,李三娘走到軍帳邊,掀起門簾,抬起頭來,朝著長安方向久久凝望。

“殿下——”身後傳來秦蕊兒的聲音,“從明日起,我便將所有新卒劃分出來,單獨編成一隊,交給申珂校尉,專門操習朝廷送來的擘張弩!”

李三娘放下簾子,回過頭來,笑靨綻放,對著秦蕊兒滿意地點了點頭。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