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掌握大權(1 / 2)

前些時日,大權未掌,嬴政事事親躬,如今獨掌大權,終於可以稍微放下心來,便也適當放權,否則這麼大的國家,大小國事誰也忙不過來,這幾年大秦朝堂上下已經都換上了紙,幸好有了紙,處理政事也沒那麼費力了。

目前各諸侯國的中央製度,本就是大王掌握最高決策與行政權,大王願意放權,才能有權臣,大王寧願辛苦不願意放權,自然就沒有權臣的空間,當然,大小貴族擁有高度自治權。

但是秦國不同,貴族雖然還有話語權,但是沒有什麼自治權了,秦國自從商君變法,打造了一個堪稱完美的戰爭機器,在曆代秦王的精耕細作之下,這個機器是完全服從秦王意誌的,隻要秦王這個操作者彆太作死,那麼這個機器就完全如臂所指。

最妙的一點是,秦國朝堂一直大多是沒有根基的六國士子位居文官高位,但是中層和基層文武官員大多都是正經八百玄鳥旗關中老秦人通過軍功爵製出身的,這保證了基層的統治穩定和上層的政治安全。

嬴政繼位後做了一些小小改變,為明清之內閣、軍機處製度打了基礎,目前是簡易版,加了個‘章台行走參議’的官位,無固定人選,行政就在章台宮側殿,暫時稱之為輔政閣辦。

相權這種東西還是彆太大的好。

輔政閣辦除了三位輔政相國,又把身為貴族元老的隗狀加進去,再加上了張唐和楊端和,以及昌平君,湊足了七個人,六個人是內閣人員最佳數量,現在不急,昌平君是暫時湊數的,以後給踢出去就好了。

除了昌平君,新加入的三人都是精挑細選的,隗狀乃是貴族元老,一向執掌少府,可以說是老秦人老貴族代表,張唐和楊端和是能文能武的軍功貴族代表。

曆史上呂不韋確實不講究,獨攬大權屢次排擠異己,蔡澤張唐都被他趕出了朝堂,但是現在他沒機會了。

這七個人單獨論忠誠,除了昌平君差一點,其他的都沒問題,甚至現在的昌平君也沒問題,但是他們七人之間可謂是各自不合,矛盾重重。

呂不韋蔡澤中蒼乃是六國之人直接征召身居高位,隗狀那是老牌貴族出身,張唐和楊端和是軍功貴族出身,昌平君一個楚國王室貴族。

隗狀看不上他們所有人,最是厭惡呂不韋蔡澤中蒼三人。

張唐和楊端和官場勢力單薄,但是軍中勢力強大,在這輔政閣辦屬於專門用來監視和平衡的,並且他們兩人和另外五人都合不來。

呂不韋蔡澤中蒼三人同為相國,實權雖然最大,但是矛盾也是最大,蔡澤四朝老臣,但是因為根基和性情原因一直沒有掌握第一大權,並且和呂不韋矛盾極深。

呂不韋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根基薄弱,如今單論和大王關係,自是比不得中蒼。

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中蒼也是先王老臣,更是新王啟蒙老師,師徒情深,自然不滿呂不韋一直在自己頭上,中蒼也想再進一步。

呂不韋則覺得自己有著扶龍之功,加上和子楚一家的關係,理所當然順位第一,但是又忌憚中蒼和嬴政的關係,兩人爭鬥不休。

蔡澤自認比不得呂不韋、中蒼和嬴政的關係,他最大的優勢就是極具自知之明,雖是外來之臣,但是忠誠與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不站隊任何人,隻站隊大王,這也導致無人敢輕視他。

至於昌平君,是報答以華陽太後為首的楚係,對於子楚以及嬴政不遺餘力支持的回報,他單獨一派,其他六個人都不跟他這個楚國高級貴族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