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皇、帝、王、天子、天道(2 / 2)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

後來,就用“陛下”作為對皇帝的直接稱呼,表示雖然是在對皇帝說話,但禮儀上不能有失尊卑。

“陛下”這個稱呼大概出現於戰國時期,一開始是地位高貴的都可以用,也是秦始皇一統後才成為皇帝專用。

2.上皇:“上皇”是太上皇帝(太上皇)的簡稱。

華夏第一位太上皇帝是秦始皇追加他父親異人(子楚)的。

第一位活著的時候被封為太上皇帝的是漢高祖劉邦之父。

3.音譯:“皇帝”是帝國的領袖,近代以來漢語中對於中國以外的帝國元首雖然也有稱“皇帝”,但很多常使用音譯(如奧古斯都、哈裡發、蘇丹、沙皇等)。

對應的英文單詞是Emperor,作為與King(國王)的區分。

其他國家諸多帝國元首的權力與華夏皇帝的權力差距絕大部分是極大的,是遠遠不如華夏皇帝的,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華夏的皇帝是沒有教權神權製衡的,並且一直在加強皇權(隻計算實權皇帝以及權力法理)。

再說“天子”,天子自從有了這個說法就再也沒有變過。

因為意思很簡單,就是上天之子的意思,是代表神權在人世間的最高體現。

天子產生於中國農耕文化,古人用心辨識到天命:

北鬥指寅,大地回春,而順從於天命耕種,而有了豐收;於是認天為父,聽天命,天行健自強不息;認地為母,厚德載物,而有豐收。

天子從道德上來說:

所謂天德《易經.?乾》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所謂地德《易經.?坤》象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中國古代文化注重修德與立功,對人進行爵位分級。

按照統治神權來說:

《孟子》所講天子是得天爵而有人爵的人。

“天”說文解字注: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

在古代,天就是最大的,這個不用解釋。

“天子”一詞最早出現於西周。

西周時期,周王宣稱自己是上天之子,即“天子”,是奉上天的旨意來統治人間。

也就是這個稱呼出現以後,華夏大地再也沒有單獨的神權教權存在的空間。

人世間最高的統治者身兼王權神權一把抓。

這世上再高也沒有比天更高的了。

“天子”就是君權天授的最高合法宣稱。

《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天子)。

(也有說法,將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稱為“天子”始於夏代,但是不合理,所記載的典籍都是周以後的,對先人追加的尊稱更可能。從神權王權的演化來說,西周才有這個稱呼才是合理的。)

總結:自統治邏輯,家天下統治合法性來說,“皇帝”和“天子”是絕對密不可分的。

一者代表最高王權,一者代表最高神權,名義上來說,甚至神權大於王權,因為家天下的統治者,他的統治合法性就是天子。

人生於天地之間,天地就是父母,而天子就是上天派來統治、帶領人的。

所以王、甚至皇帝可以同時存在多個,但是天子,原則上來說,同一時間隻能有一個。

隻有這二者合一,才是人世間最大,法理上最無懈可擊的最高統治者。

現在許多神話仙俠,以及各類玄幻小說,越發貶低“天子”這一稱呼,實際上自文化上來說,這是人所能擁有的最高稱呼,也是最尊崇的稱呼,自從被發明出來,就沒變過。

很多人說天子是天帝之子,天神之子,這固然有演變之道理,但是天子其含義一直是領先演變的。

一直是最高的上天之子,這個上天是天道,天地,是非擬人化的神靈形象,絕不是擬人化的神之子。

同樣,現實世界,沒有神,天也不會說話,天子說的話就是天想說的。

這也是為什麼天子可以代天封神,原則上行使的是神權,不是王權。

從字意來說,天子已經是最高了,實際權力,相當於天道的化身。

畢竟除了天子誰敢自稱天子,那就是必須死一個的,還能喘氣說話的,誰才是真的天子。

大家都知道,隻有還能說話的才能讓凡人明白什麼是上天的意思。

關於華夏神權與王權的演變,這個就不細說了,大家隻需要知道封建時代統治者的統治合法性宣稱,一定是來自天授或者神授就對了。要不然你沒法解釋為什麼天下就是你一個人的,所有人也都是你的子民。

也隻有你是天子,這個法理上才說得通。因為人生於天地,自然要尊崇天地,你是上天之子,代表上天,所以你可以擁有天地的一切。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誤解“天子”這個稱呼,隻要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目前王權的最高稱呼就是皇帝,神權的最高化身就是天子。

天子,上天之子。

甚至可以說是天道化身。

還有就是天道。

至於什麼大道高於天道,這這個定義很離譜,甚至說莫名其妙。

“大道”本身是一個哲學詞彙,本意是指的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人類願景,簡單直白說就是:“大的道德”,至於什麼是大的道德,那就是人的定義了;如果指道路,那就是:“人類應該選擇走的光明正確的道路”,所謂大道就是崇高的人道罷了。

人是大不過天的。

古代的定義,天地就是包含一切,天道就是一切的一切自然的發展。

人生於天地,必然是包括其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切在天地麵前都是平等的。

“天道”的字麵含義是天的運動變化規律。世界必有其規則,是為天道。所謂天道,即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規則。

華夏天道中華古老的天道,是華夏上下五千年文化核心名詞。

在中國古代儒學中天道常與人道相關聯,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範疇。

中國古代哲學家大都認為天道與人道一致,以天道為本。

一些哲學家主張,天道是客觀的自然規律,天人互不乾預。如荀子主張“明於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人應“製天命而用之”。

另一些哲學家則認為天有意誌,天道和人事是相互感應的,天象的變化是由人的善惡引起的,也是人間禍福的預兆。如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還有一些哲學家認為天道具有某種道德屬性,是人類道德的範本,天道是人類效法的對象。世界,必有其規則,是為天道。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一人之身心,唯有感悟一途,此乃天道也。

所謂天道,即是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一切事物,全都是有一定規則的,而其外在的表現形式,能量守恒定律。

天道就是天地大道。

這個天與地不是隻是說物質上的天空和大地,而是對一切的概括。一切的一切稱之為天地,一切的運行規律稱為天道。

無論怎麼看,天道就是最大的。

還有什麼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這話就很扯淡,完全沒文化。

先說天地之數,《易經·係辭傳·上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一三五七九是奇數,稱作天數;二四六八十是偶數,稱作地數。天數地數,奇數偶數,叫法不同,實際是一回事,都是對立統一的意思。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五”,就是一三五七九這五個天數;“地數五”,就是二四六八十這五個地數。亦即十以內的五個奇數和五個偶數。

五位相得,是一與二相得,三與四相得,五與六相得,七與八相得,九與十相得。

各有合,是五個天數合在一起等於二十五,五個地數合在一起等於三十。二十五與三十相加,等於五十五,這就是“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周易》的千變萬化、神秘莫測,正是由五個天數與五個地數合成的“五十有五”的變化產生的。

“五十有五”的變化產生六七八九這四個數,由六七八九的變化產生爻,由爻組成卦,所謂“成變化而行鬼神”即指此而言。

從這一點就已經確定天道最大了。

至於什麼大道五十,大道之數壓根沒這說法。

那叫大衍之數。

“大衍之數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這段話是與上麵“天一、地二、天三、地四……”那段緊挨著的,主要講筮法的具體操作方法。

重點要說的是“大衍之數”。

傳本《係辭傳》在講筮法這一部分有錯簡和漏字。關於錯簡,宋人程頤、朱熹和項安世等已經覺察並作了更正。

關於漏字問題,長期以來不見有人論及。這大概是古代學者對先賢過於尊崇,不敢有疑所致。

因此,自京房、馬融、荀爽、鄭玄、姚信、董遇,以至朱熹等主流易學大家,都把“大衍之數五十”作了非常錯誤的解釋。

其實“大衍之數五十”,應為“大衍之數五十有五”,傳本中漏掉了“有五”二字。

非常明顯,上文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至“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一大段文字,均在說明五十五是怎麼來的。

而下文突然不提“五十有五”,直言“五十”,這個“五十”從何說起?顯然是沒有依據的,也不符合上下文邏輯。

其實東漢鄭玄就已經對大衍之數漏字問題作了批注修正。

《周易乾鑿度》是西漢末緯書《易緯》中的一篇,又稱《易緯乾鑿度》,簡稱《乾鑿度》。

以及《乾坤鑿度》又稱《易緯乾坤鑿度》或《周易乾坤鑿度》亦有記載。

鄭玄對此批注時就已經對大衍之數漏字問題作了修正,這也是更為合理的。

但是無論怎麼說,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天道最大,這個是絕對沒錯的。

從道理以及文化傳承演變上來說,我找不到比天道更大的詞。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說隻能篡改大道定義的原因,因為除非再創造新的字和詞並且賦予超越天道和宇宙的定義,否則就隻能篡改某些語境下的存在的定義了。

而從原則上來說,很多玄幻、或神話、洪荒等小說裡麵,天道才是更符合某些大道的概念。

希望大家以後不要誤會“天道”和“天子”這兩個詞了,現代網文給換個定義可以,但是必須符合道理,純粹的口嗨就沒意思了,為了大而大,反而是毀了文化的本意。

起碼在脫離了具體小說、具體的情景、語境、以及存在的特彆定義後,某些詞語還是要回歸他的本意,大套小還能解釋,小套大可就倒反天罡了,令人無語,惹人發笑。

古時候因為文化的壟斷和知識分子的稀少,以及話語權的掌控等原因,所有字詞使用是非常講究的,尤其是關於名號稱呼,是重中之重,都不是隨便用的。

即便是現代,所有官方發文的正式用詞也都是嚴謹小心的。

唯名與器不可假手,就是這個道理。

文字千年乃至數千年演變至今,蘊含之文化實在源遠流長,其中含義隨著社會變更而變化自是應當,但是也要符合文字之意義與之淵源,否則本身也是對文化的遺忘,枉顧真意亂編總是不好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