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舉重若輕(2 / 2)

“當然不能直接排放,儘管回收了廢水中的有機原料,消除了臭味,但其中含有氧化鐵的紅顏色,看上去很紮眼,另外,把這些含有鐵粉的氧化鐵排放出去,不僅對環境不利,也是對資源的浪費。”

“也就是說,還原鐵粉也需要回收?你認為最好采用什麼回收工藝呢?”

“既為了清潔環保,也為了節省資源,我認為應該回收。至於什麼工藝,那就比較簡單了,不外乎離心沉降或多級自然沉降,前者比較費電,後者占地麵積比較大,怎麼方便怎麼做。”方翰民完全是一副舉重若輕的樣子。

會場再次沉寂下來,領導們似乎向方翰民詢問了自己關注或懷疑的所有問題,袁廠長剛想做總結發言,很長時間沒有說話的總工程師老夏正了正身子,清了清嗓子,“小方同誌,如果按照你這套技術方案,在正式實施前,是不是應該先做做試驗?”

“試驗?夏總指的哪方麵試驗?”不知方翰民是故意裝傻,還是明知故問。

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懂,老夏真以為方翰民是個沒有任何技術素養的臨時工,他趾高氣揚地說:“當然是指實驗室的試驗啦!怎麼,沒聽說過嗎?”

方翰民詭異地笑了一下,見識過牛津大學的科學實驗室嗎?聽說過RGP公司新藥創製中心實驗室嗎?方翰民就是從那些科學殿堂走出來的!他當然不可能將老夏的蔑視放在心上,“聽說過,夏總的意思,難道想從實驗室做起?”

“所有科技創新,不都是從實驗室開始的嗎?”

沒錯,科技創新源於頭腦想象和實驗驗證,但方翰民提出的這套廢水處理方案,在前世早就是大規模工業化的成熟工藝了,對他來說隻是拿過來使用,根本不算什麼創新,哪裡用得著實驗室驗證!但這是他心中的秘密,不能告訴任何人,“這又不是什麼原創發明,我覺得用不著從實驗室開始。”

“這、這怎麼可以?未經實驗室驗證,怎麼知道你這套技術方案是否可行?要是失敗了,造成的損失誰負責?小方同誌,你可不能把事關紅星製藥廠生死存亡的大事當兒戲啊!”

老夏的上綱上線,讓方翰民無話可說了,但他也沒鬆口,方翰民的意思,既然廠裡問計於我,就應該按照我的思路行事,否則另請高明。

通過近兩個小時的深入交流,一把手袁廠長對方翰民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他覺得這位年輕人有思想,有個性,並非任人擺布的臨時工,方翰民現在的態度,更堅定了老袁的這一看法,但他認為總工程師老夏的要求也有道理。

為了儘快達成一致意見,老袁提了個折中方案,“因為事態緊急,這件事咱們分頭行動,夏總組織人員在實驗室驗證小方同誌的技術方案,二車間現在不是停運了部分設備嗎?正好騰出一些設備,讓小方同誌在工業設備中直接實施他的方案,請二車間的領導在人員物資方麵,給予小方同誌最大限度的配合,大家認為怎麼樣?”

話音剛落,二車間主任老楊第一個表示讚同,“廠長這個辦法太好了!我們車間酰化工段的工藝改進,小方同誌就是直接在車間生產線的設備中做的試驗,效果非常好。請廠長放心,我們一定為小方同誌的試驗做好全方位配合!”

當時讓方翰民直接在車間搞試驗,那是老楊做的最出彩的一件事,現在提起來正好迎合了一把手的想法,值得老楊炫耀,但二車間技術員老吳的心理卻有一種酸溜溜的感覺。

其他人一聽,既然方翰民早就有過這種有違常理的非正規操作,他們認為老袁的折中方案不失為萬全之策,即使方翰民在工業設備中做不成功,還有老夏在實驗室為他保駕護航。

達成共識後,老袁在總結發言中,要求全廠都要暫時為二車間的廢水處理項目讓路,因為這是全廠現階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廠領導重視的事情,二車間的領導當然不敢有絲毫懈怠,散會後,老楊急忙把方翰民找到車間辦公室,詢問需要車間怎麼配合他的工作。

“主任,你不用把這件事看得太重,我認為廢水處理就是操作過程繁瑣一點,其他方麵跟我以前在車間做試驗沒啥區彆,你們先彆著急,等我把工藝流程確定下來,再提出設備清單和施工計劃,才能知道需要車間具體做什麼。”方翰民喜歡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

“好,我們隨時等候你的消息。”

“主任,你們隻管去忙自己的工作,有什麼事情需要向你們請示,我會提前告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