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 6 章(2 / 2)

這條道行不通,張婆子就有點泄氣了,她出了藥鋪就一屁股坐到旁邊的台階上,不停捶腰。

走了這麼長時間,她累得腰酸背痛,口發乾,“這紅蘑菇不是藥材,人家不認。咱們還是背回去自己吃吧。”

張希瑤看了眼天色,還這麼早,不急,她問張婆子鎮上哪裡有客棧。

張婆子見孫女不死心,也打起精神,一路問人,還真找到一家客棧。她倆也不敢進客棧推銷,就在客棧不遠處擺攤叫賣。

路過的人很多,但大家看著紅蘑菇都是指指點點。

“這兩人缺了大德,居然把毒蘑菇拿出來賣。要是害死人,這不是作孽嘛。”

張婆子一把年紀被人指著鼻子罵,她哪受過這種待遇,老臉漲得通紅,

反倒是張希瑤絲毫不覺得難堪,反而大大方方站起來,衝大家拱手,“這蘑菇無毒,我們家吃了很多。”

大家根本不信,覺得這書生長得秀氣,心腸卻是壞透了。

一個外地客商從客棧出來,他是運貨到汴京售賣,徒經此地,出來打打牙祭。聽到這邊有動靜,他扒開人群,看到賣的是他們家鄉才有的紅菇,登時眼前一亮,當即就擠開人群詢問價錢。

張婆子經過這麼多人的冷遇有點心灰意冷,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問價的,剛伸出五根手指,想開口要“五文”,話還卡在嗓子眼,已經被孫女搶了話頭,“五十文。”

張婆子微微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看著孫女。咋能這麼要價!要這麼貴,誰買得起。

不止她,這些本地人也勸客商,“這紅蘑菇有毒的。可不能吃。彆被他們騙了去!”

客商好脾氣應了,“無事。我問問價。”

大家見他明知有毒還要買,好心當成驢肝肺,一甩頭走了。

見周圍沒什麼人,客商鬆了口氣,不過他轉過身衝張希瑤道,“你這蘑菇太貴了,再便宜點兒。”

張希瑤卻是咬死了不肯便宜,而且還給人家介紹紅菇有多好,“在福建閩南地區,婦女分娩時必食紅菇補充營養。紅菇味清、性溫、開胃、止瀉、解毒、滋補、常服之益壽,被當地人稱為‘南方紅參’,有‘菇中之王’的美稱。(1)”

客商原本以為這兩人不識貨,還想砍砍價,聽她說得頭頭是道,顯然是認識紅菇,也知道自己想低價買是不成了,爽朗一笑,“到底是讀書人,居然連我們老家人的喜好都知曉。”

張希瑤沒想到自己運氣這麼好,居然碰到識貨之人,當即謙虛擺手,“看過幾本遊記,略知一二。”

客商問她們還有多少紅菇。

張婆子揭開孫女背簍上麵的草葉,露出裡麵的鮮蘑菇。

客商微怔,“怎麼還有鮮蘑菇?”

“我們家離鎮上很遠,來一趟不容易,就想把鮮蘑菇也帶過來?”張希瑤淡淡解釋。

客商瞧了幾眼,鮮蘑菇數量不多,於是就問,“鮮的怎麼賣?”

張希瑤笑眯眯道,“六斤鮮紅菇曬一斤乾蘑菇,您要是全要了,鮮蘑菇就收您八文一斤吧。”

客商哈哈笑了,“行。你們稱吧。我全要了。”

張婆子的手抖了抖,萬萬沒想到這蘑菇居然真賣出去了,而且賣的價還那麼高。彆說五十文一斤,就是五文錢一斤,她也賣。

她沒有稱,客商就帶著兩人去客棧借了稱,稱完後,總共有202斤乾蘑菇,有200斤鮮蘑菇。

客棧掌櫃撥打算盤,算出總數11700文。

客商沒有那麼多錢,他隨身帶的是交子--也就是這時候的銀票。張婆子從來沒用過銀票,輕飄飄的一張紙,就不敢接。

客商就請掌櫃換了些銀子和銅板。

這時候銀價和銅板的兌換比例大概是一兩銀子一千文,這個數值並不是固定的,會有所波動。但這時候他們也不可能幫她們按照市價來換,所以就給她十一兩銀子和七百個大錢。

七百個銅板全放進背簍,也是不小的重量,壓得張婆子的肩膀都跟著彎了彎。

十一個銀錠被張婆子揣進懷裡,鼓鼓囔囔,她胳膊死死抱著,片刻都不想逗留,隻想快點離開。

付完錢,客商就請掌櫃幫他做三斤鮮蘑菇,他今天要嘗嘗這美味。

張希瑤見阿奶隻顧著走,有點無語了,拉住她胳膊,不讓她動彈,扭頭問客商下次什麼時候過來,她再多找些蘑菇給他。

客商沒法給她具體時間,隻給了個大概時間,“我此次去汴京賣貨,回鄉還會在這個客棧歇腳,差不多是一個月後。你要是還有紅菇,到時候全送過來。我會在這邊停留兩日。”

張希瑤還能賺一波錢,自是歡喜應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