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2 / 2)

張希瑤讓張二伯幫忙把木桶搖了一搖。

張二伯不明白她想做什麼。把糯米汁倒進鋁罐子裡,現下又要搖一搖,啥意思?

他還在一頭霧水呢,就見張希瑤已經從鋁罐子中取出一塊像冰一樣的東西。顏色有點像紅磚,但卻比磚要透明。

張二伯驚呆了。這水是怎麼變成冰的?!

張希瑤走向正在吃涼粉的客人,這幾個客人已經將涼粉吃完,正打算離開,她叫住他們,“這是我們新研究出來的吃食,冰棍!你們要不要一根?”

幾人麵麵相覷,有人就道,“這冰不能吃。全是去年存到地窖。水臟著呢。”

張希瑤搖頭,“不是!我這水是乾淨的。我剛剛燒開,放涼,然後用冰給凍住的。不信你們可以看我親手製作。”

幾人立刻圍著攤子,親眼看張希瑤演練。

碗裡還有沒用完的糯米汁,張希瑤把鋁罐子倒扣,讓大家看看,裡麵沒有一滴水,然後倒入糯米汁,再放入一根竹簽,蓋上蓋子。張二伯和張希瑤一起搖了搖木桶,大概搖了十來下,她把剛剛的鋁罐蓋子打開,拿著竹簽的一端,取出一根冰棍。

這幾人目不轉睛看著,聞言皆是一驚,“怎麼會變成冰?你是怎麼辦到的?”

有人就看向被紗布蓋住的木桶,“你這裡麵是不是放了硝石?”

古代很早就會硝石製冰,對於讀書人來說,這不是什麼大秘密。但是硝石太貴了,哪怕是皇家都用不起。

張希瑤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隻朝大家推銷生意,“一根冰棍三文錢,你們要不要?這冰棍可比吃飲子要涼快!”

聽到才要三文錢,剛剛第一個買涼粉的人響應了,“要!給我來一根。”

其他人也紛紛掏錢買。三文錢可太劃算了。這個冰是可以吃的。不像他們從冰鋪買的冰隻能給屋子降溫。

有客人就問,“你為什麼要把水燒開再放涼?”

張希瑤解釋生水吃了容易肚子疼,水燒開了會好很多。

其實張希瑤也怕把客人吃出問題,回頭再來找她麻煩。

但客人卻是朝她翹了個大拇指,“你是個厚道人。”

等這一波客人走了,張二伯每看到一個行人經過,就問他們買不買冰棍,“清涼解暑,今天的新水。不是舊冰!”

“變戲法咧!變戲法!水可以變成冰!”

隨著他的吆喝,吸引許多客人光顧。尤其是一堆軍爺。他們原本也想吃飲子。聽到張二伯的叫喊,就好奇湊過來。

親眼看到水變冰,大呼驚奇的同時,也豪爽的買下一根冰棍。

昨天還罵他們窮鬼的張二伯喜得眉開眼笑,“來!軍爺,您拿好!喜歡吃,下回再來!”

張希瑤和攤位很快就擠滿了人。大家稀奇地看著他們將水變成冰。

有人會在攤位買上一碗涼粉嘗嘗味道,有人會買下一根冰棍。

冰棍顯然比涼粉更好賣,但涼粉卻是先賣完的。

因為25斤豌豆隻能出8斤粉,而做成涼粉,卻隻有40斤,昨晚吃了一斤。就隻剩下39斤,一斤一份,隻有39份,不到中午就全部賣光了。

賣完冰棍,張希瑤和張二伯就開始專心賣冰棍。

一塊冰顯然不夠他們用的。於是張希瑤就讓張二伯拎著木桶再去鎮外冰窖取一塊冰。

張二伯麻溜去了。

等客人散得差不多,張二伯將砸碎的冰倒入冰棍的木桶中,然後張希瑤又倒了五斤下等鹽。將紗布蓋好,又繼續開始叫賣。

當她忙的時候,不遠處那個賣飲子的攤主無數次從這邊經過,想探一探秘方,卻被張二伯給瞪了回去。

張二伯小聲道,“他的飲子今天沒賣多少。估計會剩下許多。”

張希瑤看過飲子攤,那攤主隻做一種,薄荷飲,算是無本買賣,一碗隻要三文錢。賣的並不貴。真正賣貴的人家卻是斜對麵的宋氏飲子鋪。那家賣各種飲子,比如紫蘇飲、沉香飲、二陳飲、香薷飲、薄荷飲、桂花飲、烏飲等等。價格也各不相同。

許多有身份有錢人都去那家冰室。

“阿瑤,我算是弄明白,你為什麼要把冰鋪的冰全買了。”張二伯神神秘秘告訴她。

張希瑤微微一笑。

張二伯告訴她,他剛剛經過昨天那個冰鋪,那邊的冰漲價了。

張希瑤沒想到自己賣冰棍反倒便宜了彆人,不過物以稀為貴,之前有兩家競爭,現在隻有一家,價格肯定是獨家說了算。

張二伯就跟張希瑤商量,“這生意挺好的。連鎮上普通人家都買得起,我覺得不能浪費。你一天隻下去兩塊,剩下的冰怎麼辦?!我們兵分兩路,你在這邊擺攤,我多走點路,去書院門口擺攤。你覺得呢?”

張希瑤微微一驚,“你怎麼去?咱家隻有一輛板車!”

“沒事!你阿爺可以找村裡人借。現在又不是農忙。村裡有板車的人家閒著也是閒著。這冰棍和涼粉就隻賣夏天。咱們得趁著天熱多賣些。”張二伯越想越覺得這主意不錯。

張希瑤沒什麼意見,但是她之前聽賣糕點的攤主說書院很遠。張二伯一人去擺攤肯定不安全,“不如讓大伯跟你一塊去吧。”

張二伯沉默良久歎了口氣,“那得多賺點錢。你爺才能同意。”

張大伯是乾活好手。家裡最能吃苦耐勞的人,家裡開荒全指著他,要是他也出來擺攤。家裡的地什麼時候才能開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