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倆人張驥都有印象,豐熙的印象來自於曆史資料。
豐熙在大禮議中,不讚同嘉靖皇帝認爹,在宮門外哭訴,把嘉靖皇帝氣的險些吐血,下昭獄治罪,最後打成了半個殘廢,扔到邊境戍守,淒慘的死在了衛所。
而劉龍的老子,就是刑部員外郎劉鳳儀,前些天出入刑部的時候,還聊過幾句,見過其子劉龍一麵。
對豐熙此人,張驥覺得豐熙始終站在皇帝姐夫和正德外甥這一邊,屁股很正,為此還丟官罷職失了性命,他肯定要拉扯提攜一把。
心中閃過這樣的念想,第一甲前三名都轟傳過了,張驥也終於聽到了王守仁王陽明的名字。
這個在會試上兩度折戟的陽明先生,這次終於中了,位列二甲第六名,算是前十名。
接下來就是金殿傳臚,瓊林宴,但是要等到兩天後在奉天殿舉行,皇帝依次召見金榜題名的進士們。
這個宴會張驥不想缺席,幸好和他的婚禮完美錯開,不用急著兩頭趕場。
就在這個時候,黃榜旁邊又貼出了一張告示。
卻是由弘治天子首肯,內閣和禮部斟酌,宣布今年的鄉試之後一個月,加開一場恩科。
讓今年落榜的舉子,和今年鄉試折桂的學子不用再等三年,便可又有一次衝擊金榜題名的機會。
此訊一出,學子們,舉子們為之歡呼雀躍。
這種好事一般隻在宋朝的時候常見,本朝卻極其罕見,一時間奔走相告,摩拳擦掌準備今年再戰一次。
唐伯虎和徐經早就知道今年會開恩科,就是不知道具體的時間。
如今靴子落地,同時長出一口氣,暗下決心今年恩科一定要考中。
唐伯虎雖然放蕩不羈愛自由,但是沒忘這事是張驥首倡推動,因此和身邊的幾個舉子詳細說了說。
等於是在替張驥揚名,起碼今年有幸可以參加恩科的舉子們,都得承這個情份。
因為這省卻了學子們三年時間,等於多了一次考進士的機會,而人生又有幾個三年啊!
張驥覺得唐伯虎不是不會做人,就是思想容易跑偏,不是偏向茶酒,就是偏向妓館,俗稱走順腳了,腿不聽使喚。
隨著報喜的繼續奔走呼喊,張驥這一桌終於有了一個金榜題名的,名叫高良弼,甘肅岷縣人,考中三甲同進士第八十一名。
又過了不久,同桌的臨湘人柳尚義考中了三甲第一百零七名。
張驥和唐伯虎等人立即向這兩位道喜,二人雖然僅僅是位列三甲,得到的是同進士出身,但名次還行,將來授官的時候不至於墊底。
這兩位都是三十歲左右,雖然沒有少年高中的張揚,卻也意氣風發。
整個人的氣勢跟剛才都不一樣了,俗稱氣場轉變,從此有了官氣。
“賢弟,原來你也在這裡。”
張驥等人把酒言歡慶祝高良弼和柳尚義高中的時候,王守仁出現在了酒樓門口。
“正好,為兄有一事相詢,本來還想著去侯府找賢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