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羨迎戰賈堅,兩人時隔數年,已是二度交手,荀羨武藝高強,奈何正逢得病,兩軍陣前未能活捉賈堅,回到中軍大帳,扔掉頭盔,卸掉披風,頓感沮喪。
“本當生擒賈堅匹夫,未曾想今日染病,力不從心,著實可氣!”荀羨道。
軍師王彪之道:“將軍染病未愈,不可動怒。”
荀羨越想越氣,頓覺二目昏聵,四肢震抖,不禁怒道:“賈堅乃慕容評先鋒,我意欲速戰速決,奈何急火攻心肺,使得賊子逃脫。拖延時日,慕容評必率大軍而至,那時區區萬餘人馬,如何抵擋?”
諸葛攸也勸道:“將軍神武,賈堅今日領教,必不敢妄動。中郎將不如歇息幾日,養病痊愈,再戰無妨。”
“戰事吃緊,若不早取山茌,必貽誤戰機,哪有心思養病?”荀羨道。
話音未落,荀羨又是一陣咳嗽,一團鮮血出口,眾人皆驚。荀羨無計可施之時,王彪之(字叔虎)道:“將軍若能借病騙敵嗎,下官倒有一計,興許可破賈堅。”
“參軍若有妙計,快快說來。”諸葛攸道。
王彪之道:“明日交戰,將軍若能陣前詐病,咳出血來,那賈堅必然欺將軍體弱,貿然出擊,諸葛將軍可設伏兵,圍而攻之,賈堅插翅難逃。”
諸葛攸也道:“此計甚妙,山茌北有五峰山,山澗有木橋相連,令則將軍詐病引賈堅過橋,我毀橋斷其歸路。”
“二位所言,正合我意,派人速下戰書,明日再戰。”
“遵命!”
到了傍晚時分,晉軍派人將戰書下到賈堅大營,賈堅看罷戰書,扔到一旁,說道:“荀羨今日,險些擒我,明日又約再戰,如何是好?”
身旁副將道:“今日觀戰,荀羨驍勇過人,不如死守,等待援兵。”
“我與荀羨,兩度交手,雖是一敗一平,也不曾懼怕,若不出戰,豈不被人笑話?”
“可荀羨勇猛,倘若失手,山茌如何守得住。”副將道。
賈堅歎道:“我束發從戎,誌立功名,兩遇荀羨,大難不死,乃有天命護佑!與其屈辱而生,不如守節而死。”
“萬一閃失,我等如何是好?”
賈堅道:“惡戰在即,我必死戰到底,若有閃失,你等固守待援。”
幾個副將一看賈堅誓與荀羨決戰,一起作揖道:“將軍尚不懼怕荀羨,我等相隨,由死而已。”眾人一起起誓,決戰荀羨,這才引出:
驍勇將軍誌未平,再求決戰定威名。
五峰山外佯裝敗,嘔血誘擒觀世驚。
到了次日天明,兩軍陣前,荀羨二度出馬,直對賈堅,隻見荀羨喝道:“賈堅匹夫!你本為趙國臣子,今為燕國大將,可知你祖上本是大晉臣子,還不早早歸順?”
“燕主慕容儁,當世明君,誌在一統,收留賈某,有知遇之恩,豈能輕易背叛?”
荀羨道:“你如此悖逆,就不怕留千古罵名?”
賈堅聽罷,哈哈大笑,指著荀羨說道:“我到聽聞,荀令則堂堂中郎將,穎水之戰,營中偷歡,奪人妻妾,我豈能與你這奸夫蕩娃,同流合汙?”
言罷,又是哈哈大笑,荀羨聽罷,頓起怒火,正好一口鮮血上溢,手捂胸口,嗆了一口鮮血。賈堅暗想,荀羨莫不是得了重病,這等勇武之人,能吐出血來,絕非裝弄。正好趁著荀羨帶病,取其性命,一戰成名。
想到此處,賈堅催馬揮鐧,直奔荀羨,大喝而來。荀羨將計就計,策馬迎戰,二人大戰十幾回合,隻見荀羨手捂胸口“啊呀”一聲,伏在馬背,逃離兩軍陣前。
賈堅覺得誅殺荀羨,良機千載難得,催馬便追。荀羨、賈堅一前一後,跑出老遠,便追到五峰山下。山下有條溝澗,乃是濟水河支流,河上一座木橋橫架兩端。
荀羨詐病,伏在馬背,沿著木橋跑到另一端,賈堅緊追不舍,也催馬上橋,剛到木橋中間,隻見四麵伏兵湧起,堵住木橋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