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庚戌土斷,五鬥米道 133:褚後懿旨詔婚約,三度遣使封公爵(1 / 2)

煙雨東晉 朱長孝 5207 字 6個月前

回到京城建康,侍中顏旄把桓溫推辭不受官,要移營駐紮赭圻之事一一奏報,朝中百官聽了,一片嘩然。眼看桓溫的兵馬距離京師越來越近,眾人慌亂,丞相司馬昱出列作揖道:“若桓溫進駐赭圻,此地相距京師,不足三百裡,倘若入京,則建康難保。”

大將軍庾希道:“桓溫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反相畢露,陛下應詔天下勤王,抵禦桓賊。”

晉帝司馬丕自己也不由得愣住,說道:“難道桓溫真要造反,與朕一戰?”

廷尉王彪之奏道:“桓溫擁兵十萬,步步東進,不足以謀反,意在威逼,萬不可輕舉妄動。”

“那愛卿倒是出個主意,如之奈何?”

王彪之道:“當年太後攝政,留住桓豁,而製桓溫,後來又太後放回桓豁,重賞桓溫。想必去求太後,會有良策。”

司馬昱、庾希一聽,也頻頻點頭,司馬丕道:“好,就依愛卿之言,退朝之後,朕與丞相去求計於太後。”

退朝之後,晉帝司馬丕、丞相司馬昱一起來到崇德宮求見太後褚蒜子,已經久居內宮,還政天子的褚蒜子,一看天子與丞相同來,必是要事,便請到前殿。

幾人寒暄幾句,褚蒜子道:“陛下與丞相,都是自家人,有什麼話不必隱晦,當講無妨。”

司馬丕道:“兒臣前來,乃是桓溫不聽旨意,以北伐為名,屯兵赭圻,打造兵器,廣征壯丁,北伐是假,逼宮是真。”

“桓溫擁兵自重,肆意妄為,連哀家也不敢全信他。”

“既然如此,請太後賜教,兒臣該如何是好?”

褚蒜子道:“陛下難道就無禦臣之策?”

“兒臣已戒了酒色,養生修身,憑華年之軀,拖老桓溫。”司馬丕道。

“荒唐,”褚蒜子道:“陛下怎知桓溫壽命,他若一年不死,陛下等他一年;若十載不死,陛下就等他十載?桓溫哪天歸西,誰人能知,朝廷大事豈不荒廢?”

“這......”

看著司馬丕滿臉為難,丞相司馬昱道:“滿朝文武,無計可施,桓溫不聽旨意,步步東進,如之奈何?”

褚蒜子道:“哀家記得給丞相提過,讓道福郡主許配桓濟,可否記得?”

“微臣記得。”

“桓溫對次子桓濟,愛如至寶,將來也是襲侯爵之人。不如封桓濟為駙馬都尉,命其入京迎親,扣為質子。”褚蒜子道。

司馬丕大喜:“原來太後早有妙計,朕即刻命庾希傳旨,命桓濟入京迎親。”

“陛下不可,庾、桓兩家素來不和,庾希若去,此事必亂,不如命吏部尚書謝安攜吏部文書前去,命車胤相隨。”

丞相司馬昱道:“若桓溫猜忌,不肯答應,可如何是好?”

褚太後揚起頭輕笑一聲,說道:“哀家當年遊曆荊州,曾為道福郡主和次子桓濟訂下一紙婚約,隻要桓濟封官晉爵,便迎娶郡主為妻,白紙黑字,桓溫若為這點事耍賴,豈不為天下人恥笑?桓濟一旦入京迎親,丞相收個女婿,豈不是白送來的質子?”

司馬丕頓時茅塞頓開,說道:“原來嬸娘早已成竹在胸,正好讓桓溫死要麵子活受罪。”

丞相司馬昱撚了撚胡須,也說道:“如今火燒眉毛,若能化敵為親,此計甚妙,微臣這便傳旨安排,讓謝安前往。”

“不忙傳旨,”褚蒜子道:“順便讓車胤隨行,有他幫忙說話,桓溫必不會猜忌。”

晉帝司馬丕得了褚蒜子授意,便事分兩頭,一邊讓謝安、車胤趕赴桓溫大營,一邊安排丞相司馬昱準備嫁女送親。對於丞相司馬昱來說,能結親桓溫,即是門當戶對,又能穩住朝綱,一舉兩得,也便照計而行。

謝安、車胤趕赴赭圻(今安徽繁昌)大營。一聽朝廷三度遣使而來,大司馬桓溫便點齊眾文武將官,一起相迎。

眾人見禮,兩位使者被請入中軍大帳,分賓主各坐,桓溫道:“二位到此,想必已知,桓某數次請奏,征兵擴軍,北伐中原,朝中屢屢有人阻止,令人疑惑。”

謝安道:“大司馬若執意北伐,誰人能擋?隻不過大司馬揮兵十萬,不向北去,一路東進,又過長江,離中原越來越遠,距京師越來越近,朝廷甚是不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