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秦晉爭鋒,折戟襄陽 191:傳流言桓氏謀反,探帥位謝安督戰(2 / 2)

煙雨東晉 朱長孝 5718 字 6個月前

“可我夫妻恩愛,太後何忍拆散?”

“桓濟少年魯莽,難當重任,為了社稷平安,哀家還需重用桓衝,還請主公顧忌大體,斷此情緣。”

“難道太後就讓小妹,在宮中孤守此生麼?”

褚太後長出一口氣,說道:“哀家已孤守半生,豈能讓你白受孤守之苦。明年開春,哀家大會名門才子,選門第優異者,再為公主續婚,你看如何?”

“可是......”

看著公主與桓濟藕斷絲連,依依難舍,褚蒜子安慰道:“你母親徐貴人早逝,老嫂比母,此事哀家做主,公主不必糾結了,天底下的男人,還不由著你選。”

去找庶人桓濟已無可能,即便允許,自己也沒那能耐去往長沙,一番安慰下,隻得答應褚太後,等著開春選婿。

......

單講前秦大帥楊安相持天意穀已有兩月,久攻不下,倍感心煩意燥,便召來眾將,商議破敵之計。楊安道:“我部人馬,冒充桓氏,四處攻掠,散布流言,世人皆知,唯有桓豁鎮定自若,堅守不出,若是彆人早就按捺不住,沒想到桓豁能如此安穩。”

軍師李威道:“下官以為,此事不難,可派一將前去遊說,看看桓豁是何意圖?”

“嗯,”楊安遍觀眾將,問道:“諸位將軍,誰願前往晉營,充當說客。”

秦營之中,也有不少文官,可是隻身前往,太過危險,所以無人答話。隻見歸降的太守周虓作揖道:“下官歸順以來,寸功未立,願憑三寸不爛之舌,前去遊說。”

周虓(字孟威)是晉國降將,對晉國將領又熟悉,再合適不過。楊安道:“孟威以為,能否勸降桓豁?”

周虓道:“說些隻言片語,桓豁未必能降,隻要威嚇恐喝,以攻心為上,桓豁即便不降,晉國也饒不了桓豁。”

“孟威之言,正合我意,流言已起,即便桓豁嘴硬,也難擋流言。”

“如此說來,下官明日便往。”

“好,本帥即刻命射箭書告知桓豁,此行遊說,全賴孟威。”

......

正在周虓趕往晉營的同時,這天下午,謝安也趕到天意穀。得知朝廷命尚書仆射謝安親臨督戰,大都督桓豁親自迎出轅門,率眾將恭迎。眾人見禮,桓豁等人打眼一看,跟隨謝安之人,還算不少。

頭一位便是謝安之侄謝玄,第二位是謝安長子謝琰,再往後還有兩人,眾人也不認得,謝安此行不僅帶了若乾侍衛,更是帶了多位副將跟隨。

謝安道:“多謝朗子盛情,如此美意,令安誠惶誠恐呀。”

“不必客氣,我去看看後廚,準備如何,諸公先且聊著。”桓豁起身離開大帳,出了後廚。

走到中軍大帳之外,隻聽身後有人喊道:“大都督留步。”

桓豁一看,正是軍師郝隆,桓豁問道“參軍何事?”

郝隆道:“下官以為此番謝安到此,來的詭異。”

“何以見得?”

“謝安乃太後所差,若有口諭,宮使傳旨便是,偏讓一位尚書仆射親自前來,左右謝玄、謝琰武將數人,隻恐心存異念啊。”

桓豁心中一驚,問道:“軍師之見,謝安意欲何為?”

“莫不是要臨陣換帥吧。”

“那謝安轅門之外,為何不當眾宣旨?”

郝隆湊近一步,低聲說道:“如今東川諸地,皆傳桓氏謀反,一連三月,皆有桓氏人馬襲擾州縣,黑白不明,真假難辨,下官以為是朝廷動了心思。”

桓豁道:“假借桓氏旗號來犯之敵,無需多想,必是秦軍冒充,想詐取州縣。”

“可是謠傳四起,人言可畏,正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桓豁點了點頭,郝隆又道:“今晚酒宴,就怕謝安摔杯為號,以武釋兵權!”

桓豁道:“安石早年與我交好,推心置腹,酒宴之時,我必先發製人,探其用意。”

“好,大都督多加小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