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秦晉爭鋒,折戟襄陽 201:周虓中計傳情報,褚後主戰催出兵(1 / 2)

煙雨東晉 朱長孝 6112 字 6個月前

前秦朝廷為周虓在京師長安準備了一處府邸良宅,周虓拒不為官,隻能作為白衣大臣,跟著每日上朝參政。

這日早朝之上,周虓又出言不遜,禮數不周,惹得天王苻堅大為不悅。

呂婆樓、苻融、慕容垂幾個人跟隨天王回到寢宮,慕容垂道:“周虓賊子,甚是狂妄,不如早殺,免得又成禍害。”

二弟苻融道:“即便封他公侯,也不肯降秦,心如磐石,何必苦苦相求。”

苻堅道:“本王既已承諾重用,此時再殺,傳出去豈不成了小肚雞腸,難容賢良,必被世人笑話。”

這麼有名的孝子若是此時處決,傳出風聲,的確有損天王苻堅威名。太尉呂婆樓道:“既然此人從未真心歸順,不如借他之口,使桓豁中計,早定西蜀戰事。”

“太尉有何妙計,快快說來。”

呂婆樓道:“天王召他議政,散布假消息,騙其相信,我料此人必然設法告知桓豁。桓豁隻要輕信其言,必然中計,此乃破地良機。”

苻堅似乎眼前一亮,問道:“以太尉之見,散布何等消息,可騙桓豁?”

“朝廷可西征涼國,借機揚言,撤走蜀中十萬大軍,桓豁得知,必然出擊,到時告知楊安,布下埋伏,必可擊敗桓豁。”

“好,就依此計。”

到了過午時分,前秦眾官員召至明光殿,早上剛議了朝政,下午又召集眾人,大家多不知是為了何事。天王苻堅言道:“西川戰事,延續兩載,成都已得,楊安等人以逸待勞,桓豁早已束手無策。孤王以為,桓豁多病,不久便會退兵,欲抽回十萬西蜀兵馬,西征涼國。”

太尉呂婆樓那是苻堅的托,假意言道:“天王聖明,我兒呂光,久有報國之心,可為主將。”

“好,孤王就啟用令子呂光,為諸軍都督,從中原各地再調十萬兵馬,會合十萬蜀兵,共計二十萬人,加緊差遣,明年開春,討伐涼國。”

眾人紛紛作揖,口稱聖明,唯有周虓默然不語,天王苻健問道:“周愛卿以你之見,孤王討伐涼國,勝負如何?”

周虓道:“自五胡入中原,一統天下的胡人君王,從未有過。”

慕容垂指著說道:“周虓賊子,你這話何意,天下即將大同,還想藐視天王?”

苻堅道:“慕容將軍不必動怒,無論周虓如何看我胡人,等平定涼國,收複江南,自然使其臣服。”

......

周虓回到府邸,周虓便把兒子周興召到近前,周虓被俘以來,留了個心眼,擔心禍及滿門,一直命長子周興扮做家丁,不使外人知道他有這麼個兒子。

看看門外無人,周虓把長子周興叫到一旁,輕聲說道:“今日上朝,秦王苻堅要西征西域,召回數萬蜀中人馬,兵馬減少,乃大都督桓豁取勝良機。”

“可父親遠在長安,難以脫身呀。”

“為父之意,讓你出京,趕赴東川大營,告知桓豁都督。”

周興一愣,說道:“孩兒離去,父親倘若有何不測,可如何是好?”

周虓道:“我乃大晉臣子,隻因老母年邁,扣為人質,才忍辱至此,絕不做貳臣賊子。”

“孩兒明白,事不宜遲,我喬裝出京,趕赴東川,告知大都督,以便朝廷早收成都。”

“我兒多帶盤纏,路上換匹快馬,及早報信。”

周興多帶了不少銀兩,喬裝混跡熱鬨的長安市井,天黑之前,便悄悄出城,拿銀子換了城外一戶人家的馬匹,便策馬南去,趕赴東川。

......

真正討伐隴西涼國的十萬大軍,由呂光統帥,從京師開拔。苻堅坐等宮中,等著桓豁得了假情報,中計入川。

偏逢這日,秦國丞相王猛日益病重,已難救治,天王苻堅親臨相府,看望王猛。君臣相見,王猛已是躺在病榻,奄奄一息。苻堅坐在榻邊,說道:“愛卿安心養病,不必再操勞政事。”

王猛道:“微臣聽說,西蜀戰事未停,又起兵隴西,討伐涼國。”

“不錯,孤王借討涼國,散布假消息,誘出桓豁,剿滅晉國荊州兵馬。”

王猛道:“恕臣直言,如今西蜀已得,涼國也不日可滅,望天王滅涼之後,休養生息,教化諸胡,先治內政,待諸部一心,再思統一。”

“孤王內政,有何不妥。”

“鮮卑、丁零、高車、匈奴、羯、氐、羌等諸多部族,共居華夏,習俗不同,民風各異,未劃郡縣,難以治理。”

“丞相多慮了,即便各部族習俗不同,但孤王一呼百應,無不效力聽命,未有敢不順從者。”

王猛道:“不休內政,隻出兵馬,實為同盟,並非歸屬一國。一旦朝廷虛弱,各部兵馬必亂。”

苻堅嗬嗬笑了起來,說道:“各部與孤王同盟,也即是大秦子民。否則,各部族為何不與晉國結盟?足見晉國人心已失,秦國如日中天。終有一日,孤王揮師南下,掠取江東,大一統指日可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