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遠處,也看得更為遙遠清晰了。
小小的一丸丹丸,帶來的效果,簡直不下於做了一場眼部矯正手術。
這就是地仙丹決之中所提到的,第二種用來增強“陽識”的方法了,即恰當吞服一些能夠針對性增強五感的天才地寶。
稍有不同的是,焦平在這裡吞服的並不是原生狀態的天才地寶,而是由天才地寶進一步煉製而來的丹丸。
類似的丹丸他還有四種,分彆是用於提升聽覺的“地聽丸”,嗅覺“百香丸”,味覺的“十味丸”,以及觸覺的“千觸丸”。
每樣都是三十六瓶,每瓶一丸。
焦平一一拿出,啟開瓶口吞服,這五種丹丸本來就是相互關聯的一整套方子。
其名為“五知丸”。
“五知”之丸唯有在相同時間服下,對於“陽識”的提升作用,才能達至最大化。
一輪過後,效果果然大是不凡。
焦平張開“陽識”來,不看而見,不聆而聽,不嗅而聞,不嘗而味,不摸而觸。
稍微試驗下來,“陽識”的識域,竟是已然從“五十裡”來到了“六十裡”。
這就是丹藥之功、天才地寶之功!其所起到之效用,竟立竿見影至斯!
這些丹丸都極對症,極有針對性。
一樣對一覺,就連一分多出的、針對其餘部位的藥力,都是完全沒有,而且還極適合地仙丹決的法門吸收。
焦平暗暗感慨。
這也難怪,本來地仙丹決就是自“雙叉河大王”處而來,因此她自然也能夠提供給自己、與這功法相互匹配的丹丸。
隻是原本以為連生長在哪裡、都完全不知道的這些天才地寶,眼下卻被做成了丹丸、直接給到自己服用。
而自己苦熬了一頓猶如煉獄酷刑般的生死錘打,“陽識”也不過從“十裡”成長到“五十裡”,竟隻抵過人家幾丸丹藥之功。
這人生的際遇,還真是天差地彆!
雖說這裡麵有第一次服食一種丹丸,由於身體還沒產生對應抗藥性、因此效果上會達到最佳的緣故。
但焦平估計自己達到“百裡識”時,這幾瓶丹丸,是還能剩有大半下來。
並非是估有餘量給了自己,焦平推測最大的可能,是這些丹丸每樣三十六顆。
這個數,原本就是正好配來用作配合地仙丹決第一步的修行,好將“陽識”從那“一裡識”擴長到“百裡識”的。
隻不過自己前麵的“十裡識”,是通過苦磨修行而得的,後麵的“五十裡識”,又是因為重鑄神兵而意外得來的。
多了這一個意料之中、一個意料以外的因素,自然就會使得自己完成“陽識”小境的修行時,還能剩下大半的輔助丹丸。
想明白這些後,焦平並不氣餒,隻是隱隱緊迫,這天下英雄何其之多,自己能得到這些丹丸,彆人自然也能得到。
甚至是更為輕鬆地得到。
因此,雖說水德重積,但自己也需奮進搏取才是,自己之所求,應當是猶如這滔滔長河一般奔騰向東、滾滾入海才是。
萬不可因一時小得,即不思進取,乃至於苟且偷安、淪為死水涸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