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李時珍,李太醫(1 / 2)

譚綸袒露心扉,海瑞聽了之後,心裡的氣平了些。

“這事,你該和我商量,我也並非不講情理之人。”

譚綸:“是我孟浪了,但我此行還帶了另外一人,可以解決你的心頭之患。”

“有話便說,莫要賣關子。”

譚綸笑笑:“這件事是能讓老夫人最歡喜的事?”

海瑞眼神中突然出現一絲不易察覺的尷尬,假裝不懂:“何事能讓家母歡喜?”

“我能讓老夫人抱上孫子,這還不歡喜。”

果然如此,海瑞麵露尷尬之色。

原來海瑞成家許久,到現在都隻有一個女兒,老夫人心心念念一直想要抱個孫子。作為孝子的海瑞時常因此煩憂。

若事情真有可能,無論多尷尬,這話題都不能躲過。

“當真……”海瑞問道,隨後眉頭一凝,“譚綸,相交十幾年你應該明白我的為人,我不喜歡開這樣的玩笑。怪力亂神,尤其不要跟我說。”

譚綸:“這你就放一百個心吧,我給你帶來了李太醫,鼎鼎大名的李時珍。”

海瑞懷疑:“你能把他請來?”

譚綸:“哪裡是我,是胡部堂請來的,本意是請他來救這裡患了瘟疫的災民,我與胡部堂說了你的事……先把瓢放下。”

“臉麵總歸不如香火延續重要,李太醫也答應了,由他出手,懷個孫子肯定是十拿九穩的事。”

海瑞臉色不善地放下水瓢,心裡領情,嘴上卻避開這個話題:“有他來救災民就是天大的好事。李青雲跟我念叨他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李太醫什麼時候能到?”

“李太醫名聲在外啊,李青雲一個毛頭小子也認識,看來真的是功德無量。”

“他在哪裡,帶我去見他。”

“進縣衙看見你那些患病的災民就留在了那裡,這時大約正在察看疫情。”

————

縣衙的規製,除了大堂二堂,在兩側都有縣丞主簿和錢糧刑名書吏當值的院子和房舍,平時就能供好幾十號人辦公吃住。

現在這些地方都騰空了,房舍裡住著災疫重病的災民,發病輕一點的災民便躺在院子裡的涼棚的席子上。

李時珍穿著平常百姓的衣服,略顯好奇地看著來來往往的吏役,隻見他們的臉上都裹著布條,出入之後,就將布條扯下,放到水裡煮沸,隨後用艾草熏蒸。

每一間房舍都掛著一張公文,上麵仔細寫著在縣衙裡治病醫人的條例。

不同的病人被隔離安排到了不同的房舍。

飲水俱是煮沸之後的。

李時珍讀著上麵的條例,嘖嘖稱奇。

大災之後,還能如此奢侈使用柴火,著實奇怪。

李時珍一個人在院子裡一座座涼棚的病人之間慢慢走著,慢慢走到了那兩口熬藥的鍋邊。

裡麵的藥倒是稀鬆平常,清熱解毒的,治不了病,也喝不死人。

海瑞與譚綸也走出來,看到正在聞藥材的李時珍,上前打招呼。

海瑞將兩手在胸前一揖:“敢問先生可是李太醫?”

李時珍放下藥材:“在各位眼中太醫之名便如此重要嗎啊,如今李某隻是一介白身,行腳醫罷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