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雲一直覺得,使命,責任,精神這些品質,在做大事的時候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沒有高尚的思想覺悟,和充沛的精力,大多數人都會在累如煙海的工作中選擇躺平,擺爛度日。
說實話,做一個知縣其實不累,但做好一個知縣的工作,那就相當累。
作為地方的一把手,縣裡的百姓要吃飯,要就業,要發展,這些擔子全都壓在知縣一個人的身上。
縣也有分級,以繳納田賦的多寡為差,把縣劃分為上中下三等。
淳安毋庸置疑是上縣,李青雲一家花錢托關係才頂上這麼一個肥缺,如果乾得好,仕途一片光明。
但機遇與挑戰是並存的。
作為上縣,淳安每天簿書成堆、詞訟糾纏眾多,同時也是明代課稅多的地區,賦稅之重,甲於天下,素來被認為是繁劇難治且好爭訟。
公署忙碌,公座勞累。
舉凡財政、司法、治安等各個方麵的繁雜事務,都集中於一個小小的縣衙。
麵對地方的司法詞訟、錢糧穀簿、人情往來,工作勞動強度大,一點清閒都沒有。
你以為當了知縣就是整日遊山玩水,文采好點的寫一篇《醉翁亭記》,但事實上的知縣是俯首案牘之勞行,一個大大的社畜。
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做不了一個好官的。
隻是掌管百裡之地的官員就已經這麼累了,很難想象,那些一心勤政,不假於外人之手的皇帝會有多累。
這也大概是為什麼朱元璋和雍正這麼出名的原因吧。
靠著勤勞和能乾,在一眾皇帝中殺出重圍。
不過最終也因為太勤勉,而早早累死。
晨起雞鳴,隻睡了兩個時辰的李青雲起身由下人服侍著洗漱完畢,吃完早飯後就要去承發房畫押簽到進行點卯。
簡稱打卡上班。
知縣有特權,但為了肅清風紀,李青雲必須做好榜樣。
簽押房裡,李青雲審閱今天的公文。
鄭泌昌何茂才兩人承諾的糧米終於運到了淳安縣。
被關了幾十天的方二牛終於得見天日,臉上的表情不哭不笑,隻剩下麻木。
待他回到杭州,迎接他的不知道是什麼命運。
他的命運,李青雲並不擔心。
方二牛隻是一個小人物,一個被指使,最後在大漩渦中身不由己的小人物。
他的供狀能起到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取決於利用他供狀的人想要做到什麼程度。
有,和沒有,是兩個概念。
如方二牛在李青雲眼裡是個小人物一般,李青雲在浙江,內閣的兗兗諸公中也是一個小人物。
能做的事都很有限,做出來的事能不能被人看到也完全取決於身後的那些人。
這些東西在現在叫靠山,在後來,叫政治資源。
李青雲現在的靠山有清流一派,還有立場不明的胡宗憲。
這幾天他也從胡宗憲那裡獲得了準信,代表著胡宗憲同意了他與海瑞共同製定的改稻為桑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