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的朱允熥就看到了一個魁梧的老頭扛著把鋤頭走在田地裡,朱允熥又好氣又好笑。
看了看岸邊還有傘蓋等等,這才放心不少。
郭寧妃看到朱允熥過來,連忙笑著說道,“殿下來了,喝杯茶吧。”
“寧妃娘娘安好。”朱允熥笑著打招呼,“也是我疏忽了,讓駙馬爺去寧波辦差就算了,還讓武定侯爺過去了。”
郭寧妃就笑著說道,“能夠為朝廷做事,那是他們的福氣,真要是在京城榮養著也不好。”
說著郭寧妃介紹道,“這是毛尖茶,陛下說是信陽茶最好,早年間品茗過。”
“他?”朱允熥看了眼在除草的老朱,嫌棄說道,“他早年不是雲遊到過信陽嗎?那時候能討杯涼水就算不錯了,能有茶才是怪事!”
毛尖還是很有名氣的,茶聖陸羽曾經將信陽歸為淮南茶區,而蘇東坡認為淮南茶當中信陽茶第一。
不過現在沒有毛尖的說法,隻有信陽茶,而且還不是貢茶,更談不上升綠茶之王。
寧妃隻能笑笑不接話,有些事情皇帝自己能說,他也不介意太孫說。可是其他人要是提起來,皇帝就不隻是不高興了。
打著赤腳的老朱走上田埂,看到朱允熥就嫌棄,“你自個兒弄的田也不看看,還要咱幫你!”
“都成了禦田,和皇太孫有什麼關係?”朱允熥就吐槽著說道,“這下好了,真要是有了好處,那都成了皇帝的功勞,和我沒關係了。”
老朱就開懷大笑,隨即一本正經的忽悠,“允熥呐,咱也想了。你自小就是有福氣、錦衣玉食,說伱重農耕不要緊,說你會種田沒人信了。這漚肥又是和屎尿打交道,對你影響不好。”
朱允熥立刻懷疑的看著老朱,“是不是我的肥有效用?”
看到老朱不說話,朱允熥跳了起來,“肯定是這樣,對吧?我說呢,我才上朝沒兩天你就病了,八成是我的肥起了效用,現在盯著這兩畝田了!”
老朱就連忙忽悠、安撫,“哪有那麼快,這一沒出穗、二沒稻花的,哪能看得出來。這養苗長的倒也不算差,和其他人的莊稼也差不多。要我說,最多算是上田。”
寧妃就低著頭不敢露出半點破綻,聽著皇帝在忽悠皇太孫。
老朱說的有一定道理,現在是沒有稻花、沒有出穗,但是有經驗的農民早就能從養苗看出來這些莊稼的長勢了。
而且這是新開墾出來的地,實際上根本不能算是良田。而現在勉強算是上等田,那就說明了此前的一些肥料有了作用,而且還是不俗的作用。
朱允熥有些懷疑的看著老朱,“真的是這樣?”
老朱更是肯定的點頭,“就是這樣!咱連皇位都舍得給你,還不舍得兩畝地?”
朱允熥就點了點頭,非常認可老朱這樣的說法。但是隱隱又覺得有些不對,總覺得自己被坑了。
忽然間朱允熥想起來了,“不對,這四塊田秧苗長的差不多了!不行啊,祖父,我這幾畝地要是做實驗,觀察秧苗長勢,用肥的量都不一!”
“知道,無非就是多撒點、少撒點!”老朱振振有詞,說道,“你的那些廄肥,還有漚肥,咱也讓人記了。長得不一樣,就是看著一個樣。你先前說的那些咱也記得,這麼大的事情咱能記不住?”
朱允熥這才安心,老朱隨即又說道,“允熥,這種田呐不隻是要回用肥,也要會看天時。你看呐,這變天了,估計這兩天有雨水。”
有經驗的農民確實有這本事,通過晚霞等等判斷短期內的天氣變化。
老朱接過茶喝了一口,又問道,“聽說你找了個和尚在跟前?”
朱允熥連忙說道,“不是讓他給我講佛經,用不著那樣的人。這人有些本事,說是和尚,隻是心裡頭想著的是天下大勢,算是妖僧了。”
老朱頓時來了興趣,“那咱倒是要見見了,不會是咱當年那般吧?”
“這人最多算是一個謀主,沒有祖父的本事。”朱允熥就說道,“就是先前隨四叔誦經的那個和尚,前兩年我不是給要回來給我爹娘祈福麼。”
老朱一聽更加感興趣了,“那咱更要見見了,給老四塞過去了良相,老二和老三怕是心裡要嘀咕了。”
朱允熥就調侃說道,“嗯,不隻是如此,四叔估計還以為祖父偏心他,有意將社稷托付呢!”
看著這促狹的孫子,老朱氣的不輕,“瞎說!社稷給誰都給不到你四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