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探春宴(2 / 2)

淺淺淡淡地一笑,指向遠處那株臨風挺立的木棉:“夫人你看,在我眼裡,武藝如此樹,花紅似火,英姿颯爽,豔而不俗。”

再指指牆邊幾盆綻放的風鈴蘭,道:“文趣呢,便如此花,典雅秀麗,高潔清逸,幽香宜人。這兩者雖風姿各異,卻都是極好。”

袁氏聽她不偏不倚,不逢不迎,似乎滿意,似乎失落,微笑誇獎:“早聽說大娘子秀外慧中,果然名不虛傳。”

轉目瞧著崔氏母女已踏上通往花廳的遊廊,象才剛剛看見,驚訝愉悅地笑:“喲,原是郡主到了,快請上坐。”

她帶頭起立,其他女子亦紛紛離座迎客,一時花閣裡笑語盈盈,衣裙飄飛。

蘇容若出廳向崔氏問安行禮,目光交錯間,她判斷崔氏性情爽朗,精明乾練,但不知為何,總覺得她的腦後,仿佛還有一雙眼睛,在靜靜地審視自己。

笑意不改,一如既往地恭敬有禮,不卑不亢,見到徐萱,也如對待謝十五娘那般,客氣友好之中保持適當的距離。

她扮演著教養良好的士族嫡女,言行得體,進退有度,周旋應對的間隙,她瞟見天邊的流雲,想念洛京的故人,琪娜娜,大勇,還有江雨燕這個良師益友。

她想念與他們相處時的那種放鬆和親近。

眾娘子招呼寒喧後,自然而然地分開,年長的在一處閒聊,插花,品茶,年少的則三五成群,有的對詩,有的鬥草,還有的投壺。

蘇容若以主人的身份在貴女間東瞧西問,令仆從遞水添食,麵麵俱到,每一位客人,似乎都受到了重視和照顧。

偶而她也參與活動,不論棋琴還是投射,她都表現平平,眾女也不驚訝,似乎她就該如此,她亦很滿意,她是商人並非才女,這裡,是彆人的舞台。

令她意外的是,徐萱竟很喜歡跟她搭話,後來她才明白,對方聽到了她的文武之喻。

將門之女性格直率,舞槍弄劍,與士族小娘子們相看兩厭,蘇容若卻說武功英姿颯爽,豔而不俗,這令她很有榮焉。

當日頭下到樹梢,探春宴也到尾聲,蘇氏給每位客人回贈了謝禮,筆墨,紙硯,絲帕,香料,絹偶,首飾,全據各人的性情喜好而準備。

夕陽從始發的新葉間透出,將後花園染成碎金般的淺黃色,風吹影動,溫暖和煦,一如主人的體貼和周到。

伴著晚歸畫堂的宿鳥,蘇容若回到閨房,拿出藏在香囊裡的紙條:請轉蘇小郎,三月初九,西郊鳳凰嶺,觀瀑亭,燕子塢大馬。

是郭驥?還是休莫?何事找她?蘇容若燒去紙條,心想這真是太巧,她亦正想聯絡他們。

此外,傳遞書信的十五娘是否知曉,謝長風是前朝皇子,領著郭驥等幾萬人在反朝庭?謝太傅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山高水迢,郭驥定然親自到洛京見了大勇,否則不會知曉自己的下落,他與燕姐,仍然是好合難彆亦難麼?

都在為情所困。歎息中仿佛再次聽到那人的低語:你我兄弟,生死與共。容容,我隻想要你歡喜。突然間,她想極了他溫暖寬廣的肩頭和懷抱。

——————

注1:探春宴是唐代仕女們經常舉辦的野外設宴活動,一般選擇在風景秀麗的地方,既可欣賞自然美景,滿足審美需求,又可品嘗美味佳肴,滿足食欲。本文在此借來一用。

注2:按禮,古代妾室的地位比仆人高,但比正妻和其兒女地位低,故蘇遠熹的妾室,對蘇容若應當恭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