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信號彈(2 / 2)

趙忠祥身穿中山裝,滿麵笑意,先是拜了個年,然後介紹道:

“今天晚上,本台采用現場實況直播的方式,為您播出春節聯歡晚會的文藝節目.”

“喲,直播?”

一屋子人頓時來勁兒。

趙忠祥又介紹說,首都的觀眾還能撥打以下四個電話號碼來點節目。

一家人更興奮了。

這年代哪看過這個?

電視上馬上又出現一段動畫。

這是專門組織了幾位同誌整整用了一個月時間,一幀一幀地手工繪製的。

最後形成了四個主持人拜年的開頭動畫。

“哎呀,畫的真好!”

“有人了、有人了!”

“呀,這是劉小慶吧?”

“是她。”

“這紅襯衫真好看,我們廠怎麼就沒這樣的衣服。”饒月梅說。

江弦想起什麼,道:

“媽,你們廠可以生產一點。”

江弦完全相信,劉小慶會帶火這套紅衫黑裙。

事實也是如此。

1983年春晚播出不久,大街上就能看到很多女孩穿著類似的衣裙,還起了個名字:曉慶衫。

侯寶林先登台,拜了個年,給觀眾們介紹起主持人。

先介紹了劉小慶和王愚景,最後介紹馬季和薑昆,老爺子嘩啦甩一包袱,又隨和又親切。

“這兩位大家都熟悉吧。”

“這位是我的徒弟。”

“這位是他的徒弟。”

“.”

江弦打了個哈欠。

這第一屆春晚,想儘量平民化、口語話,其實又不太放的開手腳,有點兒繃著的感覺。

不過看著比以前強多了,也比後世強多了。

尤其是看著觀眾們一張大圓桌上放著一熱水壺,江弦就覺得這畫麵特樂。

“哎呦,李穀一!”

“斯琴高娃!”

“呀,中國女排都來了?!”

“年終算總帳,打一唐詩?什麼詩啊?大作家。”

總之就是一個眼花繚亂。

一家人看的津津有味,看到後麵都忍不住了,想給台裡撥個電話過去點節目。

江珂和朱虹倆人興衝衝的去打電話,回來以後一臉沮喪的說,打的人太多,四個電話一個都打不進去。

王愚景的《吃雞》絕對是這場晚會的一個高潮。

一段傳神的表演,逗得電視裡電視外笑的全都是前仰後合。

而且他這出表演,鋪墊的實在太過自然。

觀眾到後來恍然大悟,才知道原來是怎麼一回事:

晚會開始的時候,李穀一剛唱完開場表演的歌曲,薑昆就出來了,一直嚷嚷著沒吃晚飯,肚子餓。

在晚會進行的中間,薑昆一直在觀眾席中走來走去,假裝在尋找食物。

晚會進行到中間的時候,斯琴高娃看中了在一旁候場的王景愚手中的燒雞,嚷嚷著要買。

一直到後麵,王景愚的節目要上了,薑昆卻在一邊把那隻燒雞給吃了。

這下把王景愚急地團團轉,氣呼呼地找馬季評理:

“沒道具我怎麼表演啊?”

薑昆立刻把手裡的燒雞塞到了馬季的嘴裡,吃人嘴短,馬季說:

“怎麼就不能演了?老演員了,無實物表演也是可以的。”

王景愚沒辦法,隻能順勢開始了無實物表演節目《吃雞》。

這一連串其實都是鋪墊,都是為了引出王景愚吃了一隻沒有煮爛的雞這個結果。

伏筆鋪墊得十分巧妙自然,根本看不出設計的痕跡。

而王景愚也減輕了表演的壓力和心理建設,整個過程那叫一個流暢自然。

觀眾們看到笑的直流眼淚。

“太好笑了這節目,哎呦,我都喘不上氣了。”

“這吃的哪是雞?這雞比橡膠都有韌性。”

“太可樂了!咋想出來的。”

“哈哈哈哈。”

晚會後麵還出了個差錯。

當零點來臨之際,馬季和薑昆正在表演相聲,結果被報時的鐘聲打斷了。

零點報時之後,就直接進入下一個節目,馬季和薑昆的表演也沒辦法續上了。

不過這點紕漏,很快被晚會的第二個高潮蓋過去了。

李穀一演唱了《鄉戀》!

李穀一自己聽到《鄉戀》兩個字的時候,心裡那都是百感交集。

因為這首歌,她忍受了多少冷嘲熱諷。

沒想到在春晚的舞台上,終於可以將這首歌,堂堂正正地獻給全國的聽眾。

在此之前,她一個人已經一口氣唱了五首歌。

等主持人薑昆、劉小慶拉長了聲音報下一個節目《鄉戀》,她又飽含感情的再唱出這麼一首。

“明天就要來臨,卻難得和你相逢,隻有風兒,送去我的深情”

餃子已經上桌,幾人邊吃邊看邊聽,屋裡燈明晃晃的,歌聲伴隨著餃子的香味,供祖宗的香燭,飄散在千家萬戶。

“哥,你咋哭了?”

江珂剛要分享吃著長城幣的喜悅,揚起頭看著江弦抹了抹眼角。

“彆瞎說。”

江弦把她腦袋按下去。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啥忽然感情泛濫。

或許是混文藝圈一路混到現在,知道這首《鄉戀》唱出來有多不容易。

這首歌可以說是一發信號彈。

從此,國內的文藝就要和統一、僵化say拜拜了。

馬上刮風下雨、轟轟烈烈、百家爭鳴、群魔亂舞。

夜越來越深。

晚會結束以後,工作人員們美滋滋的收拾著設備器材。

“台長。”

看見領導駕到,黃一鶴心中忐忑。

從剛才四台電話收到的觀眾反饋來看,他們這個晚會,辦的還是很受觀眾們喜愛的,就是不知道上麵怎麼看待。

“老黃,辛苦了。”

台長笑嗬嗬的握住他的手,“辦的非常好,台裡麵的電話都被觀眾們打爆了,都是誇咱們晚會的。

這是什麼?這是人民的呼聲啊。

我看啊,明年這晚會,你還得接著辦!”

“.哈哈,不辜負領導們的期望就行。”

“你們那個《吃雞》弄得真好,鋪墊的真好,我看的時候都沒反應過來。”

“這個節目差點就砍掉了,多虧是江弦同誌給我們提了建議,給我們改了台本。”

“江弦?”

“對。”

“噝,這個人的能力太強了。”

“是啊。”

翌日,大年初一。

京城,不論拜年的還是出去玩的,都在討論昨晚的那場聯歡晚會。

王景愚一覺醒來,走在大街上,感覺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著自己。

有膽大的,就過來喊他:

“是吃雞的那個!”

“.”

聽著這個稱號,他既高興又無奈。

唉,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他的節目,成功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