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VCD的成功,除了機器本身造價低之外,香江的影視內容,也對其初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從1983年3月以來,VCD格式的影視內容,每天都以幾十部的速度增長。儘管,這些內容絕大部分都是過去的老電影和電視劇,但是,海量的新內容,還是給了消費者大量的信心,不至於擔買了VCD之後,卻找不到影片可看。
80年代的香江,靠著電影、電視劇製作水平的精良(迎合觀眾的經驗)在亞洲處於領先地位。
由於,港片本身就被亞洲大部分地區的市場所接受,VCD也受益於此,迅速的打開了東南亞地區的市場。
除此之外,80年代國內市場流行的錄像廳經營者,也迅速接受了VCD。
在80年代開錄像廳,絕對是非常賺錢的生意。因為,國內的電影院的票價不高,但經營觀念陳腐,電影片源也非常的少。經常一部電影放映大半年,常年拿一些舊拷貝來湊數。
相對於這個年代的電影院,錄像廳一天放10部不重複的電影。大量的電影片源,都是好萊塢和香江的進口片,而能在電影院看到的進口片,就是鳳毛麟角了。所以,觀眾更喜歡到錄像廳看電影,而不是電影院。
奈何,一台進口的錄像機,經過多層轉手,在國內的售價可以高達2萬元。所以,對於很多創業者而言,資金門檻是非常高的。
VCD的價格比錄像機更低,所以降低了錄像廳的資金門檻,於是,神州大地幾乎每個城市都出現了大量的VCD影碟機作為播放影視內容的錄像廳,而片源主要也是從香江購買的正版VCD!
沒錯!目前根本就找不到盜版CD和VCD,畢竟,現在的CD光盤工廠,還沒有遍地開花。由於技術的門檻,造成了版權保護出奇的好。
若換做是90年代,CD和VCD的版權保護,將會成為很多版權廠商頭疼的問題。
為了最快速度打開市場,顯FVCD不僅僅售價低廉(相對於錄像機),而且,月產能也高達60萬台。
如果有必要提升產能,僅需降低ICD唱片機和每月的產能,把激光頭組建優先供應VCD,那麼,最多可以把VCD的月產能上調到100萬台以上。
所以,顯FVCD目前根本就不會遇到產能不足,以至於,市場被跟風者搶走的問題。
首先,作為專利流氓的維創電子公司,圍繞著CD產業鏈,注冊的國際專利數量目前已經突破5000多個。即使,有的專利自己用不到,是其他的技術路線,但是即使自己不用,也必須占著坑,不能讓彆人拉S。
這麼流氓的做法,導致常規的商業競爭手段,是沒辦法在、VCD等等領域繞開維創電子公司的專利壁壘。
確實,目前S尼公司也獲得了CD基礎專利授權,但是,目前顯F電子的ICD占據了CD唱片機市場的主導權,而飛利浦公司通過持有顯F公司一半的股權,就分享到了巨大的經營紅利,自然不會繼續授權專利培養更多競爭對手。
而且,即使S尼公司也僅是獲得幾年前的基礎專利,它可以在這個專利的基礎上,研發出CD唱片機,但其標注跟顯F電子的標準不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