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1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閒 5598 字 10個月前

這幾年漕糧海運到天津,都是先由天津道責成天津府先行收兌,等朝廷派員來驗收完之後再往京城轉運。

然而漕糧海運要看風信,漕糧還沒運到天津,朝廷就派員來驗收,天津道英毓覺得很奇怪,但一接到公文還是趕緊差人把新任天津知府石讚清和天津知縣尹佩瑲道署,商量如何接待驗收漕糧的欽差。

看到軍機處發來的公文,石讚清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正感慨萬千,英毓竟笑問道:“次臬兄,要是本官沒記錯,這個韓秀峰曾署理過永定河南岸同知,老兄你一樣是從永定河道衙門出來的,跟他是正兒八經的同僚,應該有些交情吧。”

石讚清緩過神,連忙道:“稟大人,下官跟韓少卿確實做過一年同僚,不過下官那會兒的衙署在永定河北岸,他的南岸廳治所在固安城東,離得有些遠,隻是在道署見過幾麵,沒真正打過幾次交道。”

“那他的為人喜好,老兄應該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吧。”

“據下官所知,韓少卿為人正直,為官清廉,不喜歡迎來送往,也不喜歡鋪張浪費,搞那些繁文縟節。”

能被皇上派來驗收漕糧的全是聖眷恩隆的官員,接待之事英毓可不敢大意,自然不相信也不敢相信石讚清的話,畢竟石讚清本就是官場上的異類,一到任就忙著升堂斷案,極少應酬。外麵的百姓個個叫他“石青天”,可跟同僚們卻不合群,真不知道他這個知府是怎麼做上的。

想到這些,英毓突然有些後悔跟石讚清商量這些事,因為跟他這樣的人壓根兒就商量不出什麼。

天津知縣尹佩瑲的官聲也不錯,但比石讚清會變通,見英毓欲言又止,急忙道:“大人,從公文上看朝廷這次不隻是派韓少卿來驗收漕糧,還命乾清門侍衛恩俊隨行,下官以為之前怎麼接待的,這次依然怎麼接待,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嘛!”

“老弟所言極是!”英毓滿意的點點頭,隨即轉身笑道:“次臬兄,本官曉得你公務繁多,這些事就不勞你操心了!尹老弟,你多費點心,人這兩天就到,得趕緊擬個章程。”

“大人放心,下官這就回去張羅。”

“等等,”英毓想了想,接著道:“不管怎麼說人家也是欽差,不知會下鹽政、運司和鎮台衙門不大好。趕緊差人去知會一聲,等兩位欽差到了,請他們幾位一起來為兩位欽差接風洗塵。”

“還是大人想得周全。”

“再就是一應花銷,之前各衙門是怎麼分攤的,這次依然怎麼分攤。誰要是小家子氣就跟本官說,本官倒要瞧瞧誰這麼不懂規矩!”

“明白,下官明白。”

每次接待驗收漕糧的欽差,沒七八千兩真打不住!

石讚清正尋思韓秀峰會不會就這麼接受他們的款待,會不會收他們的銀子,外麵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

三人剛回過頭,就見一個身穿黃馬褂的侍衛大步流星走了進來,道署的門子和衙役不敢阻攔,隻能遠遠地跟在後頭不敢吱聲。

英毓大吃一驚,剛站起身,就見侍衛亮出腰牌,環視著三人問:“敢問哪位是英毓?”

“本官便是。”

“石大人,您也在,您在正好。”

恩俊認得石讚清,跟石讚清打了招呼,隨即收起腰牌,從袖子中取出一道密旨:“天津道英毓、天津知府石讚清接旨,閒雜人等回避。”

天津知縣尹佩瑲嚇一跳,急忙躬身退出大堂,順便把守在外頭的門子、衙役全趕得遠遠的。

恩俊等英毓和石讚清二人跪下來,抑揚頓挫地宣讀起皇上命太仆寺少卿韓秀峰和他這個乾清門侍衛巡視海防的密旨,然後收起密旨將二人扶起,像換了個人似的一臉歉意地說:“讓二位受驚了,出京時皇上再三叮囑不可張揚,所以本官和韓大人隻能以驗收漕糧為名前來巡視。”

英毓反應過來,下意識問:“敢問恩俊大人,韓大人現在何處?”

“韓大人不想驚動地方,更不想麻煩二位,所以跟本官兵分兩路,命本官過來跟二位打個招呼,他則去了大沽口炮台。”

“韓大人這是打算微服私訪!”

“微服私訪倒也談不上,隻是想瞧瞧鎮台衙門的那些兵勇究竟能不能戰。”

石讚清心想這才是老夫認得的韓秀峰,不禁笑問道:“敢問恩俊大人,韓大人有沒有交代我天津府應該做些什麼?”

“韓大人說天津城防一樣是海防,韓大人打算巡視完大沽口炮台再來巡視天津城防,請二位大人抓緊準備。再就是巡視海防之事切不可張揚,除了二位之外本官隻會曉諭山海關副都統、長蘆鹽政、長蘆鹽運使和天津鎮總兵。”

“大人放心,下官定守口如瓶。”

石讚清話音剛落,英毓便急切地問:“恩俊大人,敢問韓大人來巡視城防,下官要哪些準備?”

恩俊不敢相信一個道員居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懶得跟他解釋,乾脆敷衍道:“本官隻是奉旨隨行,韓大人究竟要巡視什麼,本官也不清楚。皇上的旨意本官已經宣讀了,韓大人正在大沽口等本官,本官先走一步,過幾日再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