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風恍然大悟:“明白了,明白了,那按徐大人所言,‘性本惡’的人本就是一小部分。
這一小部分再讀書明理後,又變好了一部分。所以最後剩下的貪官汙吏,肯定是極小極小的一部分了。”
徐階欣慰地擦擦汗,連連點頭:“正是這個道理,正是這個道理。”
蕭風也欣慰地笑了笑:“那就好辦了。本來內閣就一直在討論,當今外患暫時平息,正是對內修政的良機。
因此應該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貪風暴,對全國的官員體係進行一次徹查,將貪官汙吏斬於馬下!
但我一直有疑慮,擔心貪腐的官員規模太大,清查力度太大,會影響朝廷的差使,也讓官員人心惶惶。
因此我一直是有些猶豫態度,今天有了徐首輔的話,我就放心了,實在是我想多了。
如此,就請徐首輔代表內閣上書萬歲,請旨反貪吧!”
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什麼什麼?
徐階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堂下的文武百官也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愣愣地看向蕭風。
這好好地說著文武尊卑的問題,怎麼就扯到反貪上去了?
還要轟轟烈烈?還要反貪風暴?你姓蕭啊,又不姓古!
徐階震驚了半天才開口:“不不不,老夫何時建議過要搞什麼反貪風暴?老夫我……”
蕭風詫異道:“怎麼,內閣難道沒有討論過查處貪官汙吏的問題嗎?”
徐階不能否認,因為內閣工作中,不可能不提到貪官汙吏的問題,否則要內閣是乾什麼的?
“討論過的,但是……”
“難道徐首輔沒有說過貪官汙吏要嚴查,要讓百姓看到朝廷反貪腐的決心嗎?”
其實徐階最近還真沒說過,但現在堂下眾多百姓瞪大眼睛看著呢,自己身為首輔,能說沒說過這麼正氣凜然的話嗎?
“說是說過的,但是……”
“難道徐首輔不是因為擔心反貪風暴涉及麵太廣,會影響朝廷差使才猶豫的嗎?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徐階心想確實是這個原因啊,我還能有什麼其他原因啊?就算有其他原因,我他媽的能說有嗎?
“不錯,正是因為擔心這個,所以……”
“難道徐首輔今天不是明確表示,因為大部分人‘性本善’,隻有一小撮人‘性本惡’嗎?
難道徐首輔不是明確說,這一小撮人再經過讀書明理後,仍然變成貪官汙吏的,隻有一小撮中的一小撮嗎?”
“……確實如此,但是……”
“貪官汙吏既然隻是一小撮中的一小撮,那無論反貪風暴如何猛烈,自然也就不會影響到朝廷的差使。
而清白的官員們肯定是清者自清,泰然自若的,自然也就不會人心惶惶。這不是徐大人的意思嗎?”
“這話雖然沒錯,但是……但是……但是……”
這次蕭風沒有再截斷徐階的話頭,讓他“但是”了個夠,直到看他“但是”不出什麼來了,才微笑道。
“徐首輔,堂下這麼多百姓看著呢,就請你表個態吧,查處貪官汙吏的事兒,你到底請旨還是不請旨?”
徐階茫然地轉過身來,麵對滿臉驚恐和尷尬的同僚們,麵對滿懷期待的百姓們,他的嘴唇哆嗦了半天。
“老夫……本官自然要請旨,請旨……嚴查貪官汙吏,讓百姓看到……朝廷的決心……”
百姓們一片歡呼之聲,此起彼伏,他們當然不會歡呼徐大人如何如何,而是直接歡呼萬歲聖明。
嘉靖在後堂一直在閉著眼睛思考,蕭風此時忽然要反貪,時機是否合適。
其實對反貪這件事兒本身,大明皇帝從來都不怎麼猶豫。
從朱元璋到朱由檢,從頭到尾,大明殺死的貪官人數是其他朝代的好幾倍。
嘉靖猶豫的不過是時機對不對罷了。所以蕭風先指出如今外患暫時平息,正是反貪的好時機,戳中了嘉靖的心裡。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文官集團是否支持,若是沒有他們的支持,皇帝想反貪也很難推進。
現在徐階已經被蕭風逼著表了態,那……那就乾唄!
外麵百姓的山呼萬歲,何等真誠,何等好聽,朕什麼也不用乾,隻要讓他們放手去乾,就可以了,這事不錯啊。
徐階臉色慘白的麵對著歡呼的百姓們,尷尬的點點頭,不敢看同僚們一張張難看的臉,迅速轉過頭來,怒視著蕭風。
“反貪之事老夫已經同意請旨了,現在回到咱們說的主要事情上來!你隻回答了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還沒解釋呢!”
有讀者大人留言說,旁白太多了,對話不連貫,導致後麵看到對話時,前麵的都忘了,極大地影響了閱讀體驗,太不像話了!
誠懇地接受批評,為了保障各位讀者大人的閱讀體驗,我決定……將前麵的問題重新給大家回憶一遍。
徐階說的兩個問題是:
第一個:“自古道‘兵凶戰危’,又道‘佳兵不祥’,可見都以武夫之事為不詳之事,君子不為也!
第二個:既然蕭大人說文武並重,為何不見古人對讀書一事有這樣的評價呢?”
蕭風說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一路掰扯到逼著徐階請旨反貪,將這個最得罪人的事兒扣在了徐階的頭上。
第二個問題他確實還沒回答呢,現在徐階怒火中燒,逼著蕭風解釋第二個問題,希望能扳回一城。
蕭風笑了笑:“徐首輔學識淵博,怎麼和你兒子一個毛病呢?你兒子想不起太祖的詩,你也想不起來?
你不記得太祖就有一首詩叫《罵文士》的嗎?你說,太祖能不能算是古人啊?”
徐階老臉一紅,他當然知道這首詩,可這首詩並不是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寫的啊!
那是他要飯的時候,被一群讀書人看不起,才寫來罵人家的。而且這首詩寫得實在粗俗,非常符合朱重八當時的文學水平。
嘰嘰喳喳幾隻鴉,
滿嘴噴糞叫呱呱。
今日暫彆尋開心,
明早個個爛嘴丫。
對這樣一首大作,徐階自然是沒法從文學角度做出什麼評價來的,隻好含糊以對。
“太祖當然算古人,可太祖當時還在寒微之時,偶然遇到幾個不好的讀書人,所以寫詩嘲諷,不能說是對所有讀書人都有意見。”
蕭風點點頭:“就算如此,‘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是不是說文人誤國的?”
徐階想了想:“這算是一句,不過時逢亂世,一個文人尚能憂國憂民,似乎也不能說是誤國吧!”
蕭風點點頭:“那麼‘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不是古人說的呢?”
徐階忍不住嘲笑道:“蕭大人記性不太好啊,你在和犬子對話時,已經用過這句話了。
怎麼,是實在沒什麼可說的,又搬出這句來了?有失格調啊!”
蕭風淡然一笑:“我反複搬出這句來,就是想告訴徐大人一個道理。
一個文人能自省,是多麼難得的事兒。
徐大人,曆史上罵武夫的文章確實多,罵文人的文章確實少,徐大人不妨想想,這是什麼原因呢?”
徐階心想這還用說嗎?你這是自己作死啊!當下昂然道。
“公道自在人心!武夫乃禍亂之源,故而罵武夫的文章多!文人乃治世之本,故而罵文人的文章少!”
蕭風哈哈大笑:“錯!公道雖在人心,筆杆子卻握在文人的手裡!
文章既是文人寫的,自然是罵彆人的多,罵自己的少!
這麼簡單的道理,徐大人都不敢說出口,還要拿古今文章來證明公道自在人心,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