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宴會(1 / 2)

第620章?宴會

雨仍未停,到黃昏時,逐漸變得淅淅瀝瀝。

江連橫離開大帥府,並未徑直回家,而是乘車前往八卦街“鬆風竹韻”,開了個雅間等人。

不多時,就有夥計敲門進屋,低聲通稟道:“東家,張將軍到了。”

原來,今天下午,張效坤同樣去了大帥府。

雖說他隻是一介憲兵營長,但畢竟肩扛上將軍銜兒,老張回奉,他也理應親自去找大帥述職彙報。

直奉戰爭中,張效坤身為蘇魯彆動隊隊長,領功請賞的事兒,自然沒戲了。

此番前往,不求其他,隻求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哥倆兒相繼見過大帥,又提前約好了在此碰頭。

江連橫責怪夥計不懂事,忙說:“還問什麼,趕緊把人請進來!”

話音剛落,就見房門口晃晃悠悠、閃出一道模糊的高大人影。

“老弟,妥了——”

張效坤一進屋,就立馬眯起眼睛,嗬嗬笑道:“大帥答應派俺去帶兵剿匪了!”

“是麼!”江連橫急忙起身相迎,“大哥,快坐快坐,跟我講講大帥怎麼說的!”

張效坤坐下來,喝兩口茶水,旋即三言兩語,簡略說了遍事情的原委。

他去找大帥,風格與旁人不同,全照君臣舊禮行事,見麵就跪,說自己愧對老爺子的信任,今日特來領死謝罪。

老張見狀,當即拍案臭罵:站起來,少跟我整這出,你還是個軍人麼!

一番嗬斥,若是換成彆人,心裡恐怕就要打鼓了。

可張效坤粗中有細,知道什麼時候該聽話,什麼時候該忤逆,竟仍舊跪在地上,不肯起來。

言說效坤是個粗人,不懂那些繁文縟節,隻知道大帥不僅是長官,更對效坤有知遇之恩。

既見恩人,理當跪拜!

今日前來領罪,任憑大帥發落,隻求臨死之前,能效犬馬之勞,報償知遇之恩,以免死後心中有愧,九泉之下不得安寧。

老張雖然嘴上責備,可骨子裡也是個舊派,聽了這話,雖不至於開懷欣慰,卻也相當受用,便擺了擺手,叫他起來說話。

隨後,張效坤便拍著胸膛說,大帥如果信得過,效坤願立軍令狀,帶兵剿匪,平定吉省叛亂。

話到此處,張效坤一拍巴掌,故作輕鬆道:“事兒就這麼成了!”

“好好好!”江連橫頻頻道喜,接著又問,“大哥,你這次去剿匪,大帥撥給你多少人?”

“不多不多,一個師而已。”

“一個師還不多?”江連橫訝異道,“大哥,你站起來了呀!”

張效坤乾笑兩聲,神情略顯尷尬,眼神稍帶飄忽,支支吾吾了半晌兒,才說:“呃……一個師是番號,實際就兩三百人。”

“多少?”

江連橫瞠目結舌,甚至懷疑自己聽錯了。

“兩三百人。”張效坤確認道,“老弟,就這兩三百人,還得俺自己去劃拉,省裡現在沒兵,都在山海關那邊囤著呢!”…。。

江連橫心說也對。

眼下省城空虛,回來的多半都是傷員,實在沒有大軍可派。

若有,想必也輪不到張大詩人領兵剿匪。

奉天無大將,效坤當先鋒——時也命也!

當然,老張也不是腦袋一熱,就把剿匪的差事交給了張效坤。

他早就知道,張效坤年輕時,曾經在毛子手底下修過鐵路,對東三省的地理了如指掌,也算比彆人多了些優勢。

張效坤自己也是胸有成竹。

可是,江連橫卻仍舊有些擔心,便問:“大哥,你去見大帥時,那邊還有沒有彆人?”

“沒有啊,咋了?”

“你確定不是有人給你挖坑,等著看你出師不利?”

“這話說的,主意是俺自己出的,跟彆人有啥關係。”張效坤渾不在意。

江連橫卻道:“大哥,我可聽說,這次造反的叛軍,是綏芬河山林遊擊隊,一半是當年被遣散的官兵,一半是山頭胡匪,兩夥兒加起來,至少大幾千人,你這兩三百人……能行麼。”

“你瞅瞅,外行了不是?”

張效坤拍了拍江連橫的肩膀,朗聲大笑道:“老弟,這領兵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番號,沒有番號,連餉錢都沒著落,有了番號和餉錢,這年頭,還愁招不到人麼?”

“可這也太懸殊了。”江連橫說,“大哥,我是怕你出事兒,你本來在奉天就沒什麼人替你說話,萬一馬失前蹄……”

“老弟,把心擱肚子裡,等俺的好消息就行了。”

張效坤仿佛勝券在握,說著說著,竟已然開始暢想,等到剿匪以後,能搜刮出多少金銀錢財了。

見他喜形於色,江連橫也不好再潑冷水,沉吟片刻,隻說:“可惜,我最近要忙省議會的事兒,不然高低陪大哥走一趟。”

“嗐,不用你陪。”張效坤說得信誓旦旦,“你就老老實實待在奉天,等俺大功告成,先把欠你的賬還了。”

“還提錢是吧,那我走了。”

“彆彆彆,親兄弟還明算賬呢,這事兒俺拎得清。”

江連橫隨便搪塞幾句,旋即吩咐夥計走菜,又叫來華洋姑娘上桌作陪,臨彆踐行,不醉不歸。

一夜無話。

待到次日清晨,張效坤召集憲兵營舊部,滿打滿算,不到三百人,去了火車站,登上運兵專列。

臨行前,又命人在火車頭上,豎起一杆大旗,上書“奉天省陸軍第一師”,就此荒唐滑稽地踏上剿匪征程。

…………

幾天後,在張大帥的暗中授意下,關東各界聯名抗議京師任命,封關自治,拒不服從。

東三省聯合議會隨即召開。

一時間,士農工商學,東三省各界名流雲集奉天。

江連橫身為奉天總把頭兒,自然也被“推舉”參會,在三省聯合議會中,占有一席之地。

為了避嫌,王正南頂替江家在奉天商會的地位,竟也有幸位列其中。…。。

聯合議會最終投票表決:由張雨亭出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統攬關東一切軍政大權。

說是假托民意,其實也不儘然。

至少,據江連橫所知,整個關東的地主鄉紳,多半都很支持老張。

老張未必聖明,但在關東父老心中,確實頗有些份量。

相比於那些門閥士族,人們似乎也更青睞於草莽梟雄的崛起,並將某種浪漫主義的幻夢寄托其中。

起碼,張家不曾刮過地皮,因有王鐵龕整頓財政,更不曾把稅收到西曆2024年。

地主鄉紳紛紛感慨:大帥的恩情還不完!

明明是常理,卻當作恩情,不是批評家口中的愚昧,實在是亂世當頭,容不得堯天舜日。

不過,城中市民,尤其是經營錢莊票號生意的商戶,心裡就有些叫苦了。

老張為了打這場仗,沒少發行公債,如今大敗虧輸,隻好加印紙幣。

雖不至於引發“毛荒”,但近期物價上漲,已是肉眼可見的趨勢。

隻是強權之下,敢怒而不敢言。

歸根結底,愛大帥也好,恨大帥也罷,無非是源於切身利益而已。

三省聯合議會並未遇到任何波折,一如期望那般,終於圓滿落幕。

緊接著,張大帥便廣發請帖,宴請各國駐奉天使團。

此舉也是對外宣稱,日後凡東三省一切事務,洋人隻能來找老張談,否則一概不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