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正是會站到最後,就看你能不能撐到和我碰麵的那一輪咯。”袁震一手擔在背後,嘚瑟地拉著小妹回家。
“驕兵必敗。”肖大回擊道。
“說得好,下午你就講這個。”袁震不當回事。
季玄、肖二相視一笑,跟上了幾人。
往後的數日裡,生活趨於平靜。
獵戶們繼續上山捕獵,有受驚選擇停留在外圍的,也有迫於壓力,不得不接著去往深山的。
桃花鎮四傑則專注於了習武、教書兩件事上,每天充實而又自在。
另外,靠著袁震廣結良緣,他們和村民都相處得很不錯,也有不少人家熱情地邀請他們做客吃飯聊表謝意。
不過考慮到大家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幾人皆是婉拒。
沒多久,葛家叔侄家的糧食見底,捕來的獵物也不夠維持,他們便又組織著回鎮子裡采購了一番。
這次除卻糧食,購置最多的便是筆墨紙硯。
葛家村連個像樣的屋子都騰不出來,就更不用說給孩子們置辦這些昂貴的玩意兒了。
因此先前的一段時間裡,孩子們學字大都是拿樹枝,或者乾脆是用手在地上寫寫畫畫。
寫倒是會寫了。
可日後若是出了外麵,總不能還是靠樹枝去展現自己的本事。
最後,四人把鎮子裡的庫存清掃一空,從寧小卿那坑騙來的一百兩銀子也總算是花了個精光。
五月十七。
一行人已經在葛家村落腳大半個月,教書一事也已經有條不紊地開展了十餘天。
而距離大暑,即往屆縣比武大會舉辦的日子,隻剩下了整整一個月。
他們沒有明說,卻都感覺到了一種緊迫感,於是默契地更加努力,將每日教書的時間延長到了三個時辰,其餘時間除卻吃飯睡覺,都用在了練武上。
上午。
祠堂前。
孩子們如今都有了紙筆,四人便把教學重心暫且放在了指導書寫上。
村子裡一時間湊不出多餘的桌子,許多人家就乾脆把飯桌貢獻了出來,供孩子們寫字去用。
祠堂前的露天義塾,在傾儘全村之力後,場麵變得愈發浩大。
“嗯,寫得不錯,但要再用心些。”
季玄看著一位孩童不儘人意的書寫,溫和地提醒道。
他們買來的紙筆雖多,卻也架不住足足五六十個孩童的消耗,所以他希望這些孩子都能更認真,更珍惜眼下的一筆一劃。
袁震那邊倒是毫不客氣,看有人分神、不用功,上前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
至於效果,自然是比季玄的有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