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工者有其業……百姓衣食無憂,亦非不可能。”
朱標喃喃道:“耕者……這就是大同之世啊,真的可以實現嗎?”
朱元璋也有些向往,但隨即就清醒過來:“你小子彆忽悠咱,你也說了,數千年才發展成這個樣子。”
“且這些發明多為不可控,我大明就算想發展也無能為力。”
陳景恪心中歎息,反問道:“陛下,若您對火炮的威力不滿意,會如何做?”
朱元璋隨口答道:“自然是讓軍器局想……”
話才說一半,他突然停住了。
馬秀英和朱標也同時醒悟過來。
軍器局可以研究出威力更大的火炮,那彆的衙門和工匠,自然也能研究出彆的更好的東西。
生產力自然也能用相同的方法來提高。
隻有朱雄英撓了撓頭,不明白皇爺爺說的好好的,為什麼突然就不說了。
不過這會兒眾人可沒空理他,都各自陷入了思考。
朱元璋遲疑了片刻道:“這需要投入大量錢糧啊。”
陳景恪說道:“是的,而且投入了錢糧還不一定會有成果。”
朱元璋點點頭,歎道:“以咱大明現在的國力,沒有多餘的錢糧投入其中啊,此事將來再議吧。”
陳景恪心下有些失望,不過也沒有繼續多說。
盲目的去搞科研就是浪費人力物力,沒有任何意義。
今天不過是給他們做個科普,讓他們知道生產力的重要性。
等將來算學圈子壯大,他會慢慢的給大家傳授一些基礎理科知識。
再弄出一些高價值的成果,比如玻璃。
透明玻璃、平麵鏡在這個年代,那就是稀世珍寶,賺錢的速度堪比開印鈔廠。
他為什麼不在現在搞發明,幫老朱解決困境,順便給自己賺取財富?
一開始確實是時機不成熟,現在則是在等一個機會。
一個讓朱元璋重視理科和科研的機會。
馬秀英讚道:“雖然暫時朝廷還無法主動去研究,但今日景恪又為我普……普及了一個新的知識。”
“也為大明找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前進方向。”
“我向來以為自己讀書多,懂的道理也不比任何人少。”
“與你一比才知道,我其實和那些好空談的讀書人一般,讀的都是死書啊。”
朱標也深以為然的道:“是啊,景恪說的例子我都在書上看到過,可從來都沒有想過將其聯係在一起……”
“都說讀史可以知興替,我們也都在讀史,期望找到王朝興衰規律,延長朝代壽命。”
“……但真正會讀史的,天下唯有景恪一人也。”
朱元璋雖然沒有說什麼,但表情裡也透露出深深的認同。
從認識到現在,陳景恪已經在史書中,為他們梳理出了好幾條線。
每一條線,都能帶給他們巨大的啟發,影響著後續國策的製定。
有些已經在改變大明的國策。
陳景恪入宮才不到半年時間,對大明的影響,已經超過了除開國功勳外的大多數人。
照目前這個情況發展下去,未來他必然是大明的中流砥柱。
想到這裡,朱元璋目光變得深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