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2 / 2)

這個想法,還是來自於前世看過的一本。

仔細回想那本書中所說的辦法,他心中漸漸有了主意:

“辦法倒是有一個,就看陛下願不願意了。”

朱元璋本來隻是想發發脾氣,沒想到他竟然真的有辦法,馬上就來了精神:

“快說,是什麼辦法?”

陳景恪說道:“建立聖賢廟,由國家祭祀,地位高於文武二廟。”

朱元璋疑惑的道:“聖賢廟?詳細說說,都祭祀誰?”

陳景恪笑道:“自然是祭祀我華夏列位先賢。”

“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黃帝、老子、孔子、管子、墨子……”

“諸子百家,曆朝曆代的仁人誌士,皆在祭祀之列。”

朱元璋眉頭微皺:“這能行?”

陳景恪胸有成竹的道:“彆急啊,最關鍵的還在後麵。”

“黃帝乃人文始祖,陛下就將這個名號給坐實了。”

“道家是諸子百家裡最早大興的,孔子都曾去聽老子講過課。”

“諸子百家,也多受到他的學問啟發才創立。”

“封他當個至聖先師沒問題吧?”

“至於孔子,首創私學,有教無類……”

“封他為萬世師表,想必他老人家九泉之下,也會很欣慰的。”

人文始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朱元璋是什麼人,瞬間就明白了這三個頭銜所代表的意義。

這三個頭銜,孰輕孰重?

自然是人文始祖最重,至聖先師其次,萬世師表居末尾。

直接將孔子貶到老三去了。

而且還能讓儒家無話可說。

黃帝當人文始祖,你們儒家有意見?

讓老子當至聖先師,也完全合情合理。

孔子都承認,去聽老子講過課,你們要反對?

要知道,老子可是有傳人的。

道家和道教是一體兩麵,彆真把他們當病貓了。

儒家要是敢反對,他們第一個跳出來開噴。

到時候朝廷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而萬世師表,也完全符合孔子的思想,也是對他的表彰。

你們儒生難道要反對?是認為他老人家不配嗎?

可一旦他們接受這個概念,那孔子就將永遠被黃帝和老子壓一頭。

想到這裡,朱元璋簡直不要太高興:

“哈哈……好好好,這個法子好。”

“咱就知道你小子一肚子鬼點子,肯定能想出好法子。”

“這次咱要讓那群儒生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陳景恪‘陰險’的笑道:“嘿嘿,陛下彆急啊,光有聖賢廟還不行。”

“儒家完全可以不加以理會,到時也起不到多大效果。”

“所以,朝廷必須要想辦法提高聖賢廟的地位,擴大它的影響力。”

朱元璋催促道:“有什麼好主意,快說。”

陳景恪沒有吊胃口,說道:“祭祀啊,每年規定幾個重大節日,朝廷組織祭祀聖賢廟。”

“要求各藩屬國,建立聖賢廟供奉先賢。”

“有藩屬國來朝,也必須先去聖賢廟參拜。”

“道教肯定是最高興的,讓天下道觀都單獨開一座大殿,供奉諸位聖賢。”

“如果沒有條件修那麼大的宮殿,至少也要將黃帝、老子和孔子三位供奉起來。”

“而且《華夏簡史》不是已經成書了嗎,直接在書裡將他們的頭銜給掛上。”

“到時候要求所有讀書人,都必須熟讀華夏簡史。”

“要求所有藩屬,必須全民推廣此書……”

“隨著《華夏簡史》影響力的擴散,這三個頭銜也將深入人心。”

“雖然沒有辦法動搖儒家的地位,但卻能降低孔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進一步削弱曲阜那一家的影響力。”

朱元璋雖然很興奮,腦子依然很清醒,搖搖頭說道:

“辦法不錯,但有些操之過急了。”

“《華夏簡史》不要動,否則引起讀書人抵製就弄巧成拙了。”

“先推廣這本書,讓天下人都學。”

“等影響力擴散,再順勢修建聖賢廟,給他們三位上尊號。”

“如此儒生們就算反對也晚了。”

陳景恪說道:“還是陛下考慮周全。”

“不過這些方法,也隻能惡心一下儒家罷了,並不影響他們的地位。”

“儒家的地位,其實來源於對官場的壟斷。”

“隻有儒家門人才能科舉為官,天下人自然都會去學習儒學,然後維護儒家和孔家的地位。”

“科舉倒也考算學,可算學是應用學科,不涉及人心思想,根本就無法對儒家造成影響。”

“如果陛下想從根本上,動搖儒家和孔家的地位,必須打破隻有儒家才能為官的局麵。”

朱元璋搖頭道:“這談何容易啊,儒家大勢已成,咱也有心無力。”

陳景恪點點頭,忽然說道:“倒也不是沒有辦法,隻是此法需要很長時間布局才行。”

朱元璋驚訝的道:“哦,什麼辦法?”

陳景恪說道:“給它找個對手。”

朱元璋連連搖頭:“不成不成,諸子百家早就消亡,誰能當他們的對手?”

“況且儒家勢大,若咱敢重用其他學派,恐怕他們馬上就要起來造反。”

陳景恪笑道:“誰說諸子百家全部消亡了?儒道法兵四家一直傳承未絕。”

“我們可以擇其一,作為儒家的對手。”

“兵家的短板太過明顯,可以排除。”

“道家無為而治,且和儒家糾纏太深,也不適合。”

“最合適的就是法家。”

“朝廷也無需刻意抬高法家的地位,更無需宣揚法家思想。”

“隻要對司法體係進行改革,建立完整的司法體係,就足夠了。”

朱元璋更加疑惑,但他知道陳景恪向來不說空話。

此時聽他說起司法體係,就知道準是又有大計劃了。

心情馬上就變得興奮起來,追問道:

“好好說說,這個司法體係是什麼東西。”

陳景恪解釋道:“司法體係,顧名思義就是完整的,處置案件的司法係統。”

“現在大明的司法體係,嚴格來說隻有兩級。”

“其一是刑部和大理寺,其二是各布政司的按察使。”

“在地方上,審理案件的是地方行政主管,也就是知府和縣令。”

“這些人大多都沒有專門學過大明律,審理案件要麼靠師爺,要麼就憑喜好。”

“很容易做出違背大明律的判決。”

“而且地方行政主官,負責一地的大小事務,也非常繁忙,哪裡有時間天天坐堂?”

“這也導致了案件的審理效率低下。”

“朝廷完全可以在府、縣,設立專門審理案件的機構。”

“該機構不歸行政主官管理,而是由上一級直接管理。”

“如此既能分地方主官的權力,又能提高案件的處置效率。”

“關鍵是,專業的提刑司體係,就是滋養法家思想的溫床。”

“就算一開始提刑司全是儒家的人,當他們天天和律法打交道,也會慢慢的變成法家門徒。”

“如果科舉再專門開設律法科,隻有通過律法考試的人,才能進入司法體係為官。”

“那專門研究律法的人就會更多。”

“如此,總有一天法家會重新崛起。”

“到那個時候,儒家和孔家的地位,才會被從根本上動搖。”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