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呂宋(2 / 2)

難怪曆朝曆代都瞧不起商人,確實是有原因的。

他雖然也是商人出身,卻自認為和彆的商人不同。

他更懂大義,識大體。

其祖籍泉州,先輩一直從事海貿。

他從小就在船上長大,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家學淵源又善於管理,處事也較為公道,是年輕一輩裡的頭麵人物。

本來他還有種種理想抱負,可隨著朝廷一紙詔書,一切都化為泡影。

他成了大明棄民,就隻剩下活著這一個目標。

一開始他也很惱恨大明,這麼大一個國家,竟然被區區倭寇給騷擾的閉關鎖國,將我們這些百姓都給拋棄了。

你還有什麼臉麵自稱天朝上國?

真關起門來自高自大,自以為了不起啊?

但隨著時間流逝,吃了太多沒有母國保護的苦,他心中的恨意雖然沒有消失,卻多了一種強烈的期盼。

希望有朝一日大明能取消海禁,能允許他們重為大明子民。

是的,恨意和期盼同時存在。

人心有時候就是這麼複雜。

想到這裡,一個身影不由自主的浮現在腦海裡。

岑信通。

此人兩年前出現在馬尼拉,自稱是在大明犯了罪逃過來的。

南洋很大,但圈子很小。

尤其是在呂宋範圍內,出現任何一個陌生人,許柴佬都能第一時間知道。

他看到岑信通的第一眼,就知道這個人不簡單。

之後就派人時刻盯著,果然發現了異常之處。

岑信通沒有任何營生,卻有花不完的錢。

每天出入各種喧鬨場所,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很明顯是在打探消息。

許柴佬一度以為,他是某方派來的探子,準備對馬尼拉不軌。

但很快他就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岑信通不隻是打探呂宋的情況,而是在了解整個南洋的情報。

還畫了南洋各個島嶼的地形圖。

而且他畫地圖的水平相當高,根本就不是小勢力能培養出來的。

再考慮到此人的來曆,許柴佬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念頭,莫非此人是大明密探?

雖然覺得不可思議,卻也讓他興奮起來。

莫非朝廷真的有意重返南洋?

之後他就開始有意和岑信通接觸,為對方提供便利。

兩人關係自然越來越好,岑信通雖然沒有直接表明身份,卻也說了許多大明內部的情況。

變化之大簡直讓他不敢相信。

朝廷主持讓黃河改道?

竟然直接朝黃河下手,皇帝好大的氣魄啊。

寶鈔新政,讓寶鈔變廢為寶?

平稅賦,南北方百姓同等納稅。

……

隻是短短五六年時間,大明竟然變得如此的陌生。

“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變化?莫非大明又出了能人?”

這是他在震驚之餘,問出的一個問題。

岑信通點點頭:“天命太孫,自然有應命賢臣。”

應命賢臣,還真有這樣的能人出現了?

於是他故意說了一句:“要是有機會結識這位賢臣就好了,我一定會竭儘全力勸說他解除海禁。”

哪知,聽到這句話,岑信通卻露出了一個神秘笑容:

“或許不需要遊說他,你所求就能成真了呢。”

許柴佬激動的心臟都快跳出來了,連連追問是什麼意思。

可之後無論他如何追問,岑信通都隻是笑而不語。

把他急的心裡和貓抓的一般。

但他也知道,如果岑信通真的是密探,定然不能將還未發布的政策告訴他。

能暗示他這麼多,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後續他也沒有再問,而是開始通過彆的途徑打探消息。

他的行為遭到了不少人的質疑,很多人直接對他嘲笑不已。

就連他背後的許家,都認為他異想天開。

但這些都無法阻擋他的意誌。

動用自己全部的力量,終於和大明內部的同族取得聯係。

遙望大明方向,他心中默默計算時間:

“如果一切順利,打探消息的人應該就要回來了吧,隻希望一切如我所想……”

“背後沒有母國支持的日子,我實在是過夠了。”

儘管恨不得立即返回馬尼拉,但生意還是要做的。

這也是他在這個群體裡立足的根本。

半個月後生意終於完成,他迫不及待的返航。

船隊剛剛進入馬尼拉灣,就察覺到了氛圍的不同。

申季亮驚奇的道:“怎麼多了這麼多船,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其他人得到提醒,也發覺了異常,開始議論紛紛。

許柴佬的心則開始亂跳,不會是打探消息的人已經回來了吧?

船隻剛進入碼頭,還未挺穩他就迫不及待的跳下來,找到碼頭上的一名小管事詢問情況。

那小管事自然認識他,也知道他派人打探大明情報的事情,敬佩的道:

“五天前你派去大明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大明要開海了。”

“真的?”

儘管早有預料,可得到證實,許柴佬還是激動的難以自己。

當下也顧不得說彆的了,拔腿就往家裡狂奔。

隨後跟上來的申季亮等人得知這個消息,無不露出震驚之意。

看著許柴佬的背影,目光充滿了敬佩。

且說許柴佬一路狂奔回家,換成往常他肯定先去拜會族老。

但今天他什麼都顧不得了,進門就大聲喊道:

“人呢,人呢?許船木人呢?”

許船木是他的親信,被派出去打探消息。

家中的仆人同樣都用敬佩的目光看向他,其中一人說道:

“許船木在家主那裡。”

許家主就是許柴佬的父親,許光憲。

問清楚父親在堂屋,他就急衝衝的跑了過去。

剛到門口,就發現裡麵坐滿了人。

打眼一瞧,全都是各家的主事人。

這些人正在聽許船木介紹情報:“……大明天子已經決定開海,現在泉州、福州、寧波這些地方的海麵,停滿了裝滿貨物的船隻。”

“隻等朝廷政令正式下達,這些船就會出海……”

“轟……”儘管已經數次聽說過這個情報,可在場所有人還是發出了驚歎聲,陷入了討論。

也不是沒有人提出質疑,朝廷的旨意還沒有正式下達,誰敢保證這個消息是真的?

甚至有人直接質疑他胡說八道。

許柴佬深吸口氣,大踏步的進來說道:“我相信船木的話,諸位現在應該做的,不是質疑此事的真假。”

“而是此事若為真,我們該如何自處。”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