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想成為被犧牲的那一批人。
他幾以為,陳景恪莫非就是華夏族群的先知?
否則,怎麼能做到這些?
然後,他心中冒出了一個念頭,對方似乎對波斯有所了解。
曆時兩年,終於重新回到這個老大帝國的京畿,他第一時間就來到陳景恪門前守候。
這說明啥?
等群臣適應了這種模式,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將駁斥權交給內閣,完成最後一步改革。
雖然這種對比不多,可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對陳景恪的幫助實在太大了。
自然沒人敢主動往刀口送。
被殺的基本上都是直接犯事之人,很少牽連中樞高官,所以才顯得如此平靜。
可你心善,是真沒威脅。
“人同此心,諸位在施政之時,要多加考慮,儘量減少對百姓的傷害。”
難怪之前在中亞的時候,他能遊曆諸國。
如此大的變動,即便是有徐達和李善長坐鎮,也會帶來極大的震動。
寫的很細致,也沒有一味吹捧或者貶低,缺點和優點一並記錄。
可之前爆出,有人利用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的機會,故意行不法之事。
聽到他前麵的話,眾人其實都有些不以為然。
這就是矛盾所在。
兩相對比,讓他更加的欽佩。
這是朱標不願意見到的。
然而隻有極少數人知道,朱標此舉是為再一次擴大內閣權力做鋪墊。
兩派不停的打嘴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都說服不了誰。
於是他摒棄了宗教觀念,開始全麵了解華夏文化,試圖從中找到複興波斯的機會。
朝廷一直在收集輿情信息,相關情報很快就彙總到了朱標手裡。
新皇已經證明,他是能殺也敢殺人的。
關鍵是他還用中亞那邊的情況作對比。
朱標等人看過之後覺得很正常,事情在可控範圍內。
民間的反應,再次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主要是出乎了陳景恪的意料。
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這種堅韌是其他族群所不具備的。
好奇的接過翻了幾頁,更是感到大為震驚。
所以一點點的移交權力,到最後順水推舟,是最好的辦法。
所以大家寧願不變。
現在百姓最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朝廷的計劃雖好,但太過於理想化了。
既然走了這條路,那就要做好一往無前的準備。
本來還在想著,怎麼鼓動他搞波斯複國攪亂當地局勢,沒想到他自己送上門來了。
朱標組建了一個工作小組,由李善長擔任組長,另一名內閣學士耿光擔任副組長。
而華夏族群,即便是在最低穀,依然沒有丟失自己的傳統。
朱雄英也是同樣的看法,但嘴上習慣性的反駁道:
“磨磨唧唧,換成皇爺爺,這會兒新內閣已經正常運轉了。”
並將自己觀察到的東西全部都寫了下來,有些還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明明是造福當地的良策,百姓卻不支持。
對於朱標的手段,陳景恪歎為觀止。
“如果換成在華夏,這就是數典忘祖,所有後人都要以死謝罪。”
也有人反對,認為這是勞民傷財。
既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朝廷主持去做,有什麼不對?
更何況,為了支持新政,新皇每年還從內帑拿出六百萬貫補貼國庫。
但陳景恪的最後一句話,卻讓所有人都忍不住心中一沉。
這非但沒有讓他小覷華夏,反而讓他更加感到不可思議。
讓陳景恪對大明的基層情況,對變法帶來的種種影響,有了更全麵的認識。
“時代的塵埃,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七八年前他才十二三歲,這是何等的天縱奇才?
變革或許會讓世界變得更好,可期間產生的波動,卻可能讓很多人家破人亡。
因為這個道理朱標和李善長等人肯定知道,隻有朱雄英不太了解。
“曾經輝煌的波斯文明成了過眼雲煙……波斯曆史上的英雄史詩,也被人所遺忘……”
一旦將這個權力交給內閣,那麼它就將成為大明最高行政機關。
他更關注的是百姓對變革看法,基本都是反對。
想到這裡,他由衷的說道:
“治大國,若烹小鮮,先聖真至理名言也。”
陳景恪心中已經隱隱有了猜測,這還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啊。
說明這種事情是利國利民的,要不然為啥會被史書重點記載?
怕折騰,所以寧願什麼都不變。
讓人情不自禁的產生代入感。
如果他願意出手指點,波斯複國或許就能看到一些曙光了。
“哦?”陳景恪有些驚訝,沒想到他竟然會來這麼一出。
阿紮薩按捺住狂喜情緒,說道:“不知陳伴讀對波斯有何看法?”
果然不愧是讓祖先都心悅誠服,甘願以藩屬自稱的族群。
最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那一部分政策,基本都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
朱標開口說道:“此言甚妙,百姓在變革麵前是如此的渺小。”
可有句話叫殺雞儆猴。
“而我們在時代洪流麵前,又何嘗不是微不足道的呢。”
陳景恪似乎覺得這樣不妥,露出了一個尷尬的笑容,轉而說道:
“居魯士創造了波斯第一帝國,是何等的強盛輝煌……”
阿紮薩心中一喜,客氣的道:“陳伴讀客氣了,不過是舉手之勞。”
兩人寒暄了幾句,陳景恪就把他迎到家中,聊起了這段時間的經曆。
“陳伴讀,這是我兩年來遊曆大明的所見所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隻不過和朱元璋不同的是,朱標懂得克製沒有大肆牽連。
駁斥權的意義,之前已經說過。
這個現實,讓他非常的無奈。
朱雄英搖頭晃腦的道:“哢嚓一刀,所有的反對聲音都消失了,多省事。”
朱標好奇的問道:“哦,景恪有何感觸?”
當即不動聲色的道:“古波斯是個偉大的族群,創造了輝煌的文明,現在嗎……”
這句話實在太貼切,太形象了,是對變革的最好總結。
本來他還有些忐忑,對方會不會忘記了自己。
將手中的書合上,他由衷的說道:
“雖然後來波斯第一帝國覆滅,然沉淪數百年後,再次建立了薩珊王朝,成為當地的霸主。”
什麼都考慮,會增加變革的成本。
阿紮薩非但沒有覺得屈辱,反而非常興奮。
“兩晉南北朝時期,雙方就頻繁的交往,隋唐時期正式建立邦交……”
末了,他說出了前世互聯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句話:
阿紮薩既羞愧又興奮,終於吐露了自己的真實意圖:
“不是我等不願意複興祖上榮光,奈何敵人太過強大,如之奈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