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世界本就沒有什麼完美的事情,一種新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儒家也是經過一代代弟子完善,才演變成今日的模樣。
孔子自己年輕時候和年老時候,言行都存在著極大差異。
更何況是陳景恪這個‘庸才’。
所以他已經決定了,趁老朱掌權,趕緊把大同世界發表了。
到時候就算那群理學儒生想整幺蛾子,也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他還不知道,就在他想著怎麼利用老朱的凶名,震懾理學派的時候,老朱也在算計他。
剛把心裡產生的新想法記錄下來,就聽管家來報,杜指揮使求見。
陳景恪心中不禁犯嘀咕,杜同禮大晚上來見自己,肯定是出事兒了。
真是一刻都不讓人安生啊。
他不敢耽擱,連忙將筆放下,讓人將杜同禮帶了過來。
見過禮之後,陳景恪直接問道:
“說吧,大晚上到我這來,什麼事情?”
杜同禮麵容嚴肅,說道:“蔣指揮使要了一批人手出京了。”
陳景恪眉頭微皺:“有太上皇手諭嗎?”
杜同禮點點頭,說道:“有,沒有太上皇手諭,我肯定不敢讓他帶太多人手出京。”
“太上皇授予其錦衣衛全權指揮權,連我都要聽他的指揮。”
陳景恪氣道:“就為了這點事兒,你大半夜就跑我家來?知不知道人嚇人會嚇死人的?”
杜同禮連忙說道:“您且聽我把話說完,我來找您是因為蔣指揮使走的時候,提走了一批卷宗。”
說到這裡他壓低聲音道:“山東孔家的卷宗。”
“嘶……”陳景恪倒吸一口涼氣:“蔣瓛提走了孔家的卷宗?”
杜同禮重重點頭,道:“所以我才連夜來找您……您說太上皇想做什麼?莫不是要……”
陳景恪深吸口氣,嚴肅的道:
“將理學名士的名單羅列出來,將他們的底褲有多少根線都查清楚。”
杜同禮驚訝的道:“理學……太上皇要對理學動手?”
陳景恪說道:“是理學派絕不會坐視孔家倒台,但隻要他們敢保孔家,太上皇肯定會連他們一塊兒打的。”
“大明這天,真的要變一變了。”
杜同禮驚恐的道:“您是說……太上皇要徹底廢了孔家?”
陳景恪歎息道:“太上皇在為後人清理障礙。”
他太了解朱元璋了,對孔家要麼不動,動就是下死手。
更何況,要震懾孔家錦衣衛就能辦,何必出動蔣瓛?
授予蔣瓛對錦衣衛的全權指揮權,就是最大的信號。
杜同禮人麻了,他自然不會懷疑陳景恪的判斷,可正因為相信才更害怕。
原本他以為,朱元璋隻是抓幾個典型殺雞儆猴,震懾一下孔家其他人。
沒想到,目標竟然是整個孔家。
這事兒就大了。
不隻是理學派,到時候儒家都會拚死維護孔家。<b
r>
杜同禮倒不覺得他們能贏,隻要太上皇下定決心,最多就是大亂一場。
可儒家和孔家的反撲,也能帶走很多人。
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更是活靶子。
他一直知道自己就是個背鍋的,錦衣衛真正當家的是陳景恪。
對此他倒也沒有什麼意見,這個鍋可不是誰都有資格背。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錦衣衛指揮使,陳景恪之下第二號人物。
而且上麵有陳景恪負責和皇家溝通,他這個指揮使當的可謂是非常輕鬆。
可是……他沒想到,有一天要背一口這麼大的鍋啊。
就他的小身板,可扛不住儒家的攻擊。
看著惶恐不安的杜同禮,陳景恪忽然笑了起來:
“怕了嗎?”
杜同禮毫不猶豫的道:“怕,怕的要死。”
陳景恪說道:“要不,我把你換了,直接讓蔣瓛複職?”
杜同禮有些意動,但猶豫了好一會兒眼神重新堅定下來。
他沒有說什麼效忠之類的話,而是說道:
“大丈夫生當五鼎食,死亦五鼎烹。”
“不敢冒五鼎烹之險,又怎配的上五鼎食之尊。”
“我早就眼饞蔣指揮使的輕車都尉爵位了,隻恨遇到您太晚,沒有他那樣的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又怎能錯過。”
陳景恪笑道:“你倒是坦誠,既然有了心理準備,那就去做吧。”
“就算這次無法讓你如願,將來我也會另外給你創造機會的。”
杜同禮等的就是這句話,立即起身下拜道:
“屬下遵命。”
之後他也沒有在說什麼,立即返回鎮撫司,抽調精銳力量進行了一番布置。
他還很有主觀能動性,查的不隻是理學名家,而是所有的名家一起查。
有備無患。
送走杜同禮,陳景恪臉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的內心遠沒有那麼輕鬆。
對付孔家,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就算以老朱的威望,也難免會發生一場大動蕩。
但同樣的,收拾孔家也注定會是思想上的一次大突破。
從宋朝開始,孔家就成了儒教的標誌,成了守舊的代表。
他身上的神聖光環越耀眼,就意味著思想界的禁錮就越嚴重。
打破孔家的神聖性,就是打碎籠罩在思想界脖子上的枷鎖。
同時,也是對儒家自身的解放。
沒想到,老朱忍了半輩子,臨了臨了終於對孔家舉刀了。
難怪他沒有讓權給太子,原來是想玩一波大的。
隻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放下顧慮,對孔家和儒教開刀呢?
陳景恪的目光看向了桌子,大同世界。
沒想到,弄到最後,是自己給了老朱動手的資本。
他一點都不覺的高興,隻感到了如山一般的壓力,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毫不誇張的說,這一刻他感覺華夏就在他肩膀上擔著。
但……
老朱啊老朱,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我自己都沒那麼大的信心啊。
但……
他的眼睛越來越亮,胸膛緩緩挺直。
既然命運將這個重擔交給了我,那我又何懼有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吾輩當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