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則消息,頓時將新年以來的平靜,一掃而空。朝堂氛圍緊張起來。
“王叔?”
太極殿東堂,司馬熾聚集重臣,朝司馬越問及。
已經商量好對策,司馬越不慌不忙道,“公車令鞠羨為東萊人,臣薦之為東萊郡守,前往討賊!”
公車令,乃衛尉下吏,是第七品。郡守為第五品。
司馬熾點點頭,“王叔既已有定計,那便依此辦理。朕就待著破賊好消息傳來,為王叔賀!”
簡單問詢後,見司馬越當眾表態,司馬熾結束東堂小會。
司馬熾對司馬越的篤定並不看好。
他沒想到,各方勢力中,會是王彌首先發難。不過,仔細想想也合理。王彌躲在長廣山過了個冬,缺衣少食,要是再不急於下山,恐怕下麵兄弟都要反他了。
王彌作為西晉王朝掘墓人之一,肯定不會簡單對付。這次餓虎下山,青州怕是很難平亂。
司馬熾有心插手,但也隻能先乾看著,目前很難乾預。
青州是司馬越的老地盤,其家族封國高密國就在青州。
其父司馬泰,元康六年(296)改封高密王。而司馬越元康元年,因參與誅殺楊駿,論功封為東海王。所以,司馬泰死後,三子司馬略繼承王爵。
如今,司馬略為青州刺史、都督青州諸軍事,駐守聊城。
所以,青州,司馬越不可能允許彆人插手。
王彌之亂,要追溯到去年三月(306)。當時,司馬越與司馬顒東西對峙,正打的如火如荼。
青州東萊郡惤縣縣令劉柏根反叛,聚民數萬眾,自稱惤公。
王彌就是東萊郡地方豪強,祖父當過汝南太守。年輕時,王彌曾為遊俠,到過洛陽,領略過名士們的崇玄清談,見識過朝廷高位上的腐敗,於是滋生了野心。
聽聞劉柏根聚眾反叛,王彌帶領部曲僮仆,前往投靠,被任為長史,其從弟王桑被任為東中郎將。
劉柏根率眾攻掠青州治所臨淄。時駐守臨淄的司馬略,任命劉暾領兵抵抗。
此劉暾就是現在的司隸校尉劉暾。當時,司馬顒廢掉皇後羊獻容,又覺得亂兵常用皇後的名義反叛,於是又派人要殺掉她。
劉暾極力阻止。因此得罪司馬顒,司馬顒派人抓捕。劉暾遠遁青州,投靠了司馬略。
但不管是司馬略還是劉暾,軍事才能上,都是菜雞。
劉暾遇民亂,一擊便敗,又奔回洛陽。後來惠帝返洛,羊皇後感激他的救命之恩,為其脫罪,並向惠帝建議,複起他為司隸校尉。
司馬略兵敗後,退出臨淄,於聊城固守。
鎮守幽州的安北將軍王浚,派兵進入青州討伐,斬殺劉柏根。
王彌率殘餘聚集在海島。兗州刺史苟晞的弟弟苟純,又帶兵將其擊潰。王彌一眾遂逃進長廣山為盜。
此次卷土重來,以司馬略的能耐,肯定很難平叛。但看司馬越的態度,摩拳擦掌,欲欲躍試,似乎絲毫沒有擔憂。
恐怕在他認知裡,王彌一群,隻是簡單的一夥毛賊。
鞠羨得到任命,對司馬越感恩戴德,星夜趕往青州。
青州進一步的戰果還未到來,正月二十,並州方向罕見傳來文書。
是並州刺史劉琨。
其文書上詳細敘述了一路艱辛困阻。言辭切切,又極具豪邁之氣,似乎再多困難也難不倒他。
因大雪封山阻路,難行,他於上黨停留後,今雪化冰解,再次上路,朝晉陽進發。
司馬熾拿到文書,也感受到了其字裡行間的雄渾壯誌。後續還附上其所作的一首《扶風歌》,讀之,情真意切,卻一改豪邁,充滿了對時亂世危的忠憤填膺。
未見人,先見其文!
司馬熾不禁感慨,不愧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來到這個時代,司馬熾對劉琨更加了解。其早前的形象,其實並不光明,但永嘉之後,使他名留青史的那一段經曆,已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