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祖逖(1 / 2)

晉末太宗 環眼紅大耳 6722 字 6個月前

劉琨的上書固然讓人感動,但其要求卻讓朝堂不敢動。

“穀五百萬斛、絹五百萬匹、綿五百萬斤!”

“這劉越石瘋了麼!”

朝臣議論紛紛。

司馬熾也是苦笑。劉琨真是獅子大開口。如今這朝中,哪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

其實眾人也都知道,這些東西隻是乍一聽很多。但若用來平定劉淵勢力,其實並不算多。反而是相當少。

但司馬越會同意嗎?不可能的。

司馬越不可能為了一個並州,就拿出這麼多物料。

司馬熾沒有再關心爭吵。

最後能拿出多少,就看司馬越的決定。劉琨目前是他的人,他不可能不給予支持。而且還有劉輿在。

而司馬熾,在次日,於東堂接見了一人。

前豫章王從事中郎,姓祖名逖,字士稚。年四十二,生於泰始元年,與帝國同歲。是年武帝受禪立國。

“士稚來了?坐!”

司馬熾招呼著祖逖。

祖逖似乎才回過神,連忙見禮,“拜見陛下!”

他現在僅僅隻是個白身,聲名也不算高。所以他到現在還有點懵,不知道陛下怎麼突然召見自己。

剛才進堂,不自覺多看了幾眼陛下,以至於差點失儀。

司馬熾也在觀察這個曆史傳奇人物。

相比原身記憶中那個祖逖,仿佛又老了好多。

跟原身記憶中劉琨的意氣風發,隻大了四歲的祖逖,精神也顯得格外消沉萎靡。

他不是高大威猛,反而有些乾瘦。不惑之年的老態格外明顯,鬢發已斑白了半數,眼神渾濁低沉。

隻有聲音,還餘留些中氣。但語氣並沒有親近,乃至巴結,隻是簡單的客套,仿佛要拒人於千裡之外。

如果不是曆史證明,司馬熾怎麼也不會想到,這種明顯老年狀態的祖逖,日後會博出那番聲名。

危難之中,方見真英雄本色!

可惜那時的祖逖更老了,又不逢明主。最後,遺憾而終。

現在有這個機會,司馬熾不想等到以後,英雄暮年。

因為曆史濾鏡,祖逖是他在這個時代,最想招攬的人,沒有之一。

現在,有這個時機,他該出手了!

司馬熾開口道,“士稚,一彆經年,聞君母喪,還請節哀!”

祖逖趕緊起身一揖,一本一眼拜謝,“逖叩謝陛下關心!”

司馬熾沒在意他的反應。

其實兩人關係確實不熟。祖逖雖做過豫章王下吏。但那時的原身,一心閉門索居,鑽經研史,以求明哲保身,並不關心政務。

王國的下吏一般有兩種征召方式,一個是王自己征辟,一個是朝廷幫助任命。祖逖那時是屬於後者。

時隔這麼多年,二人再見,祖逖的反應,也正常。

司馬熾沒有多言。他拿起幾案上的文書,起身走到祖逖的麵前,將文書遞給他,笑道,“看看!劉並州的文書。”

祖逖臉上愕然一閃而逝,雙手接過文書。

司馬熾轉身回到自己的席位,重新坐下。示意祖逖請便,祖逖才翻看文書起來。

司馬熾靜靜看著。

跟已為一方大員的劉琨相比,如今的祖逖仍是名不見經傳。他的履曆也很薄。

其出身冀州範陽祖氏,屬於地方豪強大族。

其少孤,同父兄弟共六人,皆為母所養。少時不好讀書,長成才發奮。

後僑居司州陽平郡,年三十時,與同州比他小四歲的劉琨,同為司州主簿。

“聞雞起舞”的典故,就是發生於此。

王亂之後,祖逖也輾轉各方勢力。

齊王囧時,征辟其為大司馬掾屬(司馬冏為大司馬)。

長沙王乂時,其為驃騎祭酒,升主簿(司馬乂為驃騎將軍),最後官至太子中舍人(此時太子為司馬覃),第六品。

仕途的最後一站,是豫章王從事中郎。

司馬越挾惠帝東征鄴城的司馬穎時,原身、祖逖都跟隨,最終大軍在蕩陰大敗。司馬越逃回東海國。原身跟著惠帝,輾轉,最後去了長安。

祖逖則自此辭官。

東西雙王對峙時,範陽王虓、高密王略、平昌公模都接連征召,但都被其拒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