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定計(1 / 2)

滿唐華彩 怪誕的表哥 14467 字 3個月前

有時候,薛白麵對郭子儀、李光弼、顏真卿、顏杲卿、張巡等人,會想到元載說的那些提醒他趁戰亂掌握更多私權的話。

這些人之所以暫時願意聽從於薛白,是因為相信他是李倩,也因為現在混亂的局勢讓大唐內部不適合內鬥。可事實上他們忠的是大唐,那必然會帶來一些掣肘。

“張巡給我回信了。”

薛白把張巡的信放在桌案上,道:“他認為李祗老成持重,是值得托付的宗室大臣,勸我不可臨陣換掉他。”

顏真卿道:“這是老成謀國之言。哪怕請太上皇降旨撤換李祗,旁人也會認為是你私心作祟,借機排除異己。史思明已兵抵黃河,眼下斷不可如此行事。”

“我也撤換不了他。”

薛白自知還沒這個權力。

他如今是雍王,天下兵馬大元帥。大元帥聽起來很厲害,一直以來擔任此職的隻有皇子皇孫,而且都是掛職,實際統兵的是副元帥,還是趁著安史之亂,他才通過個人的手段借此名義掌握了一部分兵權。

至於對政務的處置、官員的任命,薛白很多時候是通過他的黨羽來實現的。比如顏真卿是宰相,元載此前管著戶部,杜有鄰則是他放在吏部的擺設。

那麼,要實現對地方官員如臂使指,以薛白目前的勢力還做不到。所以他故意讓南霽雲以一種看似意外的方式除掉賀蘭進明。

這種事可一不可再,既然殺了賀蘭進明,對李祗就該多加籠絡了。

打一個、拉一個,才是排除異己的正確節奏。

“那就下詔安撫李祗,讓他竭誠抗敵,毋使叛軍過黃河一步。”

“好。”

顏真卿於是提起筆,用他那雄秀端正的字跡寫了一封奏折,準備呈給李琮。

他們商議好政事、遞上奏折、天子批允、轉達有司,這已經是他們非常習以為常的流程了。便是清正忠誠如顏真卿,也漸漸適應了這種大權在握的感覺。

薛白看著那一列列漂亮的顏楷,心想,倘若有一天李琮否決了顏真卿的奏章,顏真卿能否坦然接受失去這權力?

他知道,必然會有那一天,李琮終會忍不住奪權。

可眼下薛白最重要的隻有一件事——打敗史思明,真正做到“功高蓋主”。

~~

兩天後,薛白終於收到了來自淮南的信,且是一位故人寄來的,讓他有種“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感受。

展信,入目便是一首小詩。

“蘇武天山上,田橫海島邊。”

“萬重關塞斷,何日是歸年?”

薛白一看這詩就忍不住笑了笑。這詩的意境雖然蒼涼、悲傷,可卻是李白寫的。

李白既問了他何日是歸年,他便敢答,他希望是明年。

明年是應順二載,也是天寶十四載,他希望安史之亂能徹底平息,讓李白再回長安,白日放歌、青春作伴。

想到這裡,薛白還想到了杜甫。可事情太多,他收回心神,專注看李白信上的內容。

李白已追隨廣陵太守李峘押送了七萬石糧食到了睢陽。

原來,他們早已抵達亳州,可賀蘭進明派人想要接手他們帶來的糧草,並以北麵混亂危難為由,不讓他們的人手過境。李峘不肯,停下打探消息,正遇到了南霽雲怒殺賀蘭進明一事,於是進入寧陵,暫時平息了事態。

薛白本意是讓張巡暫轄汴、宋二州,倒沒預料到來了個李峘,李峘也是宗室,而且也是吳王李恪之後,是嗣吳王李祗的侄子,信安郡王李禕的長子,總之,叔侄二人一起湊到了黃河前線。

好在,李峘頗賞識南霽雲,沒有為難他。

李白則在信上盛讚了南霽雲“十步殺一人”的俠士之風,利用自己與薛白的關係為之求情。

薛白都能想象到,李白拍著南霽雲的肩,朗笑道:“哈哈哈,無妨,我與三郎是舊識至交,為你修書一封。”

渾然不知南霽雲是得了誰的吩咐殺賀蘭進明的。

末了,李白還在信上提到這一年來他在揚州的遭遇,主要說的是家眷。他妻子宗氏與顏嫣等人一起被安置在揚州東關一處十分安全之地,都盼著若此番平定史思明、結束了叛亂,便能回長安。

薛白再看向信封,看到了顏嫣、青嵐的家書。她們平時雖也有來信,可隻要能逮著機會,還是要讓人帶信給他。

那分彆漂亮、笨拙的兩種字跡入眼,薛白難免也有些急切起來,盼著儘快收拾了殘局,把妻子接回長安。

眼下卻還不行,史思明隨時可能渡過黃河。

~~

這次回了長安,薛白多了個習慣。

他把元帥府旁邊的一座宅院改成了道觀,每天隻要有時間,必會去那道觀裡,少則待半個時辰,多則好幾個時辰,甚至在道觀中過夜。

旁人都說,雍王是把李林甫的女兒騰空子安置在了這道觀裡,偷偷地廝會。

可實際上,李騰空回來長安後依舊與李季蘭住在玉真觀。薛白每天見的,是另一個道士。

“給你看看。”

一張地圖被展開,薛白略有些興奮地搓了搓手,拿兵棋壓住地圖的一角,道:“看你能否猜出我的戰略意圖。”

“我已無意俗塵之事,何不放我歸還山林?”

“猜猜吧。”薛白道,“我反正不可能放你,閒著也是閒著。”

李泌道:“我近來在想,你說的那個宋朝的故事,並非是借喻了晉。”

“哦?”

“那是你對大唐亡國之後下一朝的思量?”

薛白問道:“為何會這麼猜?”

“契丹。”李泌道,“你說的不是匈奴、鮮卑,而是契丹,今契丹尚弱,有建國為遼的可能?女真又是從何而來?”

“說來就話長了。”薛白道:“我們若不能處置好叛軍,往後各節度使尾大不掉,難保沒有人把燕雲十六州割讓出去向契丹借兵。伱看,賣國以謀私利,李亨開了個頭,大唐如何會好?”

李泌每聽到薛白這樣詆毀李亨,都是默然不語。

“萬一再讓吐蕃控製了河西走廊,大唐失了安西、北庭,疆域豈不就隻有這麼一點兒大了?”

薛白終於把李泌的目光吸引到了他的地圖上,他用手指劃了個圈,又道:“這就是我推演的北宋疆域……當然,家言不可信,胡亂杜撰罷了。”

李泌麵容依舊平靜,但還是忍不住,抬手在地圖上指點了幾下。

“往下推演,失了河東、河北道諸郡,則無法遏製草原諸部,失牧馬之地,失長城之險,失燕山、太行山之屏障,早晚必失中原。”

“所以,與你說了那宋室南渡的故事。”

“胡亂杜撰?”

“用心杜撰。”薛白道,“好了,閒話少敘,猜猜我打算如何平史思明?徹底平安史之亂。”

他加重語氣,補了後麵的那一句話。這很重要,否則他潛意識裡就會認為平定史思明很簡單,此人在原本的曆史上就被平定了。可事實上不是,那隻是綏靖。

薛白不打算綏靖。

這種決心,李泌能從他眼神中感受到。

於是,李泌隨手點了點地圖上的一個地方,雲淡風輕地道:“是嗎?”

“不愧是長源兄啊。”薛白問道:“你覺得,可行否?”

“你派誰去?”

“還能是誰?”薛白道:“當然是最擅長千裡奔襲的大將。”

李泌點點頭,目光移到了地圖上的黃河一線,沉吟道:“前提是,得要守住長安不敗退。”

薛白問道:“你覺得難嗎?”

李泌反問道:“我們能正麵拚嗎?大唐承受得了這樣的損失嗎?各方將領、各地官員承受得了嗎?”

薛白不答。

李泌道:“當時我向忠王獻策,便言叛軍勢大,糧草充沛,士氣旺盛,且都是邊防勁旅,擅野戰,擅速戰。若與之當麵交鋒,非智者所為。今朝廷雖有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然若決戰必有損傷。兵力一旦大損,則朝廷威望不足以震懾各鎮官將。萬一有敗,洛陽地勢難以固守,東都再失,定教天下人心動蕩……”

這都是李隆基種下的惡果,潼關險固卻失了一次,天子出奔。導致第二次再有叛軍南下,軍心士氣的承受力就低很多,唐軍更輸不起,輸不起就會不敢打,不敢打就更容易打不贏。

就好比,一把榔頭,頭柄與鐵塊之間敲開了一次,哪怕接起來,下次再敲就更容易脫開,用的人也不敢再使大力。

再者說,即使能打敗史思明,若需要折損太多的兵力,也不是薛白所願。

“長源兄可有計策教我?”

“不可使史思明渡黃河,賊軍若至河南,則洛陽軍民必驚恐,難以守衛;當命郭子儀兵出常山,斷賊軍糧道,而郭子儀一旦移師,賊必進上黨,故需先敗蔡希德。”

說到這裡,李泌眉頭一動,又想到一事。

“史思明是宿將,不會不防著常山,他甚至還要取太原……如何做呢?”

薛白也是得了李泌提醒,方想到這個問題,思索了一會,忽然靈光一閃,與李泌異口同聲地說道:“回紇?”

“不錯,回紇。”

此前,薛白逼降李亨時,仆固懷恩叛走靈武。當時薛白無暇西顧,隻是寫了一封信給仆固懷恩曉以大義,回了長安後又讓郭子儀派人去招撫。如今,郭子儀派去的人還沒有回信。

但他若是史思明,必然會向契丹、回紇,甚至吐蕃借兵,也必會拉攏仆固懷恩。

想到這裡,薛白起身便要走,走了兩步,卻又回來,把他那張地圖收好帶走。

李泌見狀,不由笑道:“我還能泄露軍機不成?便是有心,出得去才行。”

“李長源,你一介俘虜,還有心開玩笑?”

薛白隨口打壓了一句,無工夫多談,匆匆便去了。

李泌獨立盤坐,搖頭苦笑,原本是打算繼續修行,閉上眼,大唐的疆域地圖再次浮現了出來。他仿佛能在其中看到流離失所的百姓。

許久,他睜開眼,今日不做功課,轉而提筆寫著幾封信,準備寫給朔方軍中幾個舊識。

寫好信,他便坐在那等著,因知道薛白一定會再來。

等著等著,他不免嘟囔了一句。

“道心亂了啊。”

~~

“我要你與嚴武、田神功等人駐紮在涇原、鳳翔、奉天等地,防範仆固懷恩勾結回紇或吐蕃南下,絕不能讓他們進入關中。”

老涼一愣,目光看向薛白,嚅了嚅嘴,竟是稍稍遲疑了一下。

他出身太低,沒讀過書,如今雖然官位很高,卻沒信心能獨當一麵。因為這次不僅是打仗,還得治理一方。

“郎君,我能行嗎?”

也就是老涼,能這麼與薛白直接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