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離彆(1 / 2)

討董大業轟轟烈烈,天下十幾路豪傑迅速組建起了數支聯軍於河內、酸棗、南陽三地屯駐,大戰已經一觸即發,而董卓麵對這種壓力再也不能保持淡定,立即就把遷都之事強行落實。

而在朝廷遷都之前,剛剛被董卓升任左中郎將的蔡邕府上,卻不太平靜。

入夜之時,一名溫婉秀麗的女子悄然步入書房,見到蔡邕正在燈下翻閱書籍,好奇之下她往前一看,卻發現這書不同尋常,上麵文字與常用文字所見不同,更為簡易不少。

這時候蔡邕已經發覺身後動靜,往後一看,便笑起來:“琰兒,你來了。”

“父親在看的,是什麼書?”蔡琰略微屈膝施禮,好奇的問了起來。

蔡邕看了一眼手中書籍,隨手便合上,上麵卻寫著《自然經》三個大字:“此是幽州逆教經文,本是朝廷禁書,隻是董相國此前似乎對幽州逆教有些興趣,便讓為父來鑽研此經,這不是局勢又亂起來了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蔡琰道:“既然董相國已經忘了此事,父親為何又要翻閱。”

“此書確有出奇之處,我便多看了看而已。”蔡邕搖搖頭,目光看向了蔡琰,一時忍不住歎了口氣:“喚你過來是有要事交代,且不說這個了。”

蔡琰聞言,乖巧的應是,其實她也是知道父親來京之後憂慮眾多,才會主動聊些其他話題,免得氣氛太過壓抑。

如今既然要說正事,也就隻好收回心神。

“今日朝議,董相國已經決意遷都,不日就將挾朝廷遷往長安,為父自然也是要跟隨而去,隻不過今日聯軍在外逼迫,朝廷內部也烈如火烹,時局凶險難以預料,為父覺得還是不帶你一起走比較好。”

蔡邕說話之時,神色語氣都是抑製不住的憂慮,也不知道是憂慮家國天下,還是憂慮自家女兒。

而蔡琰聞言,也是一驚,卻不太願意:“父親若是不帶女兒,女兒孤苦無依又該去往何處呢?”

一說起此事,蔡琰看向女兒的目光更是心疼。

自己本給女兒安排一樁姻緣,奈何嫁去不到一年,女婿便病亡而去,年不過十八的女兒孤苦無依,也就隻能跟隨自己這個老父親了。

不過他早就給蔡琰想好了合適的去處:“今夜你收拾行囊,明日為父遣人送你去往泰山,在你妹妹家中暫避一段時日,待為父這裡情況稍稍安定些,再接你回來。”

蔡琰聞言頓時一陣沉默,去妹妹蔡貞姬家中暫居當然是可以的,隻不過她更願意陪伴父親。

蔡邕早年在朝中被高官陷害,為求避禍便遠遁歸隱,這一避仕就是十幾年,若無意外一輩子都要這麼銷聲匿跡下去了。

哪知董卓專權之後,卻是看中蔡邕聲名主動征辟,蔡邕本不願意接受,奈何董卓威脅之下,隻能答應。

雖然董卓如今是大漢國賊,雖然自己並不願意與這個國賊同流合汙,但蔡邕也不得不說董卓對自己確實有提攜的恩情,不然這輩子自己大概都回不到朝廷來。

這樣的情況下,蔡琰作為女兒,自然也擔心父親往後的命運,更是不願離開。

但是她再一看蔡邕眼神,裡麵滿是對自己的憂心,這頓時讓她說不出話來。

作為當今天下一等一的才女,蔡琰在情商上也極為優秀,一下就明白過來,如果自己留下來,恐怕更要讓父親日日擔憂。

不如聽從安排去妹妹家中暫居,父親沒了牽掛反而能安下心來。

“女兒知道了,明日一早便啟程出發。”

麵對離彆,蔡琰心情不免有些低落,但更多的還是對蔡邕的擔憂:“女兒走後,父親在朝中定要小心謹慎,尤其尤其記得不要與董相國走的太近。”

蔡邕聞言便是一歎,太過聰明的人就是這樣不好,什麼都明白,也就擔心的多。

隻不過自己被董卓所提攜,這關係又怎麼是這麼容易撇清的。

如今蔡邕對董卓也是心情複雜,從大漢臣子的角度,他無比希望董卓能被聯軍征伐戮首,但從個人角度,他未必沒有感謝董卓的心情。

最終,他也隻能無奈應付一句:“朝中之事為父應付得來,你不必擔心,隻要照顧好自己便是。”

蔡琰眼眶微紅,隻得微微欠身行禮,隨後就在書房替蔡邕整理書籍起來。

待整理的差不多了,蔡琰這才最後行禮離開。

見女兒離開,蔡邕又是長歎一聲,父女分離他心裡也不好受,奈何時局如此隻能接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