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淵觀,浮禺山。
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天,張顯依舊沒能夠凝煉出一縷先天之氣。
道書在手,卻沒辦法修持,這對於他來說卻是個不小的打擊。
難道是自己資質太差,無法修行這本法訣?
他搖了搖頭,雖說自己算不上天才,但中人之資肯定是有的,不然也無法從眾多拜山訪道的凡人中被選中入觀。
若是資質低下,或許他修行此經難以達到圓滿上乘之境,但第一步門檻就邁不過去,這就顯得有些不可思議。
應該是自己有些地方沒有注意到的緣故。
張顯放下這些念頭,準備觀讀經閣得來的另一本密冊《指玄上問》。
例行前事,還是先存思靜神後,他才拿出那塊玉圭察看。
這本秘冊篇幅較短,不到一刻便看完整冊。他睜開雙眼,臉上喜色難止,顧不上玉圭化煙消散。
這裡麵不僅僅記載了初登天門、頂上開光後的各種修煉竅門,而且還注解了各種適合開光境修持的功法。
《太乙五相金書》赫然在上。
而且指出了怎樣快速凝煉先天之氣,按其所言,在外界極端條件的刺激下,或者是生死一刻之時,身體竅穴或可自行張開,溢出一些本命元氣,此種元氣即為先天之氣。
以此,指玄上問專門論述了一種藥煉法。
所謂藥煉法,就是以身為藥,自置於爐鼎之中,大火熬煉,然後存思入定調運內氣吐納。
張顯沉思起來,此法的確是彆具一格。鼎爐熬煉能激發身體極限,讓竅穴自發淌溢出先天之氣,而且帶有去蕪存菁之功效。
一念至此,他眼中大放光彩。立刻邁步出門下得山腳,喚來許多仆役命他們多多搜羅一些柴薪上來。
雖說他院子裡沒有一個童子或者仆人使喚,但觀中每座弟子修習的山峰山腳處,都派遣有固定的仆人,以便隨時聽候差使。
儘管能在觀內修習的,多是非富即貴,有需要處理的雜事,都是派遣自己蓄養的仆役。
一句話吩咐下去,不過多時便陸陸續續有柴薪送上來。
張顯親自將柴薪分做十堆,第一堆約莫能燃燒一刻鐘,後麵每堆都在前一堆的數量上遞增,至最後一堆,大概能燃燒一個時辰。
燃料齊全,接下來就是爐鼎器皿。
他的目光看向了靜室內的一口青銅大鼎。
此鼎三足兩耳,古樸自然,以往他隻當作是室內擺設,也沒多去查看,沒想到這時候卻是能夠派得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