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真人盤坐半空,眸子似開未開,一副酣睡之樣。但在元嬰真人浩瀚神識洞照之下,一切最微妙的變化都逃不過他的法眼。
九絲金色焰火剛被張顯吸入口鼻,便猛地膨脹沸爛,竟將內氣都點燃起來,見狀,董真人眉頭一挑,隨即起心動念,那層靈膜便溢出絲絲蛛絲網線,沿著張顯周身毛孔浸潤而去。
張顯雙眼緊閉,存神定息,按道功所載,不斷調運內氣引導,絲毫不敢踏錯一步。
真火反複灼燒,生生造化池一次又一次修補枯焦經脈。漸漸的,灼燒痛感慢慢消失,胡亂穿梭的九絲渾陽真火,竟然是融作一團,好似一輪燦爛驕陽在丹田氣海內綻放仙華。
不知過了多久,他隻覺全身溫熱一片,腦中空靈無物,像是回到先天母胎,一息自住,不出不入。
全身經脈在破損修複間,不僅壯大堅韌了幾分,壁膜上更有靈華留存,每次內氣流經,便會帶動其流往氣海,不斷提升功行。
真火早已被他降伏,反觀內視下,隻見縷縷泛著金色流光的內氣在經脈中來回滌蕩,繼而溫養五臟六腑。
真火溫養熬煉,不過三個周天,他隻覺肺腑一陣翻騰激蕩,順勢張嘴,“哈”的一聲吐出了一股濁氣。
仔細看去,似乎其中還隱隱帶有黑紅之色,聞之欲嘔,那是體內被化去的後天雜質。
目光閃動,起手往那灘汙穢之處一指,一道泛著炙熱之意的金色流火徑直飛出,瞬間將其淨化而去。
地麵居然出現一個碗口大小的坑洞,其中隱隱岩漿流動,那是地麵玉石融化之跡象。
董真人自蒲團之上坐起,一步便邁至張顯麵前,眼中精光閃爍,仔細看他幾眼,笑道:
“原說那邪火外魔定要耗費你不少時間,卻不曾想三個時辰便能吸納完滿。”
張顯心中卻是微微一詫,他吸收真火之時,除了感到炙烤灼燒之感,並未碰到什麼邪火外魔。
人身為一小天地,陰陽五行自是完滿無漏,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即是心竅。心陽可使神明誌醒,陽日高懸,光照萬物,更可暖水煦土,以使生機旺盛。
心既為火臟,就有陽易偏盛之弊,如今吸納真火入體,更易招致火暑兩邪,邪火心魔自使而生。
張顯略一沉吟,如實說道:“回稟師尊,弟子並未招致邪火心魔。”
董真人眼露愕然,接著若有所思道:“難不成是這生生造化池所故?生生造化之意,的確能避災消難,兼濟水火。可惜離開此地,池水也不過是普通靈液罷了。”
接著轉過話題,言道:“如今你丹田已種火種,待你入得靈真境,煉製一些丹丸便可無需在借助地火了,而且操控之時,更能順乎心意。”
張顯臉上喜色難掩,上前拜倒,道:“師尊恩情,弟子永世難忘。“
此時此刻,不僅真火成功吸納入體,而且借助造化池水,他已攀升至開光後期,《參同契五類秘要》入門阻礙,已是接連破開。
董真人伸手一扶,笑道:“勿要多言,你既入得我門,該爭取的,為師定然與你一爭。”
張顯心下一動,正欲開口,隻覺周身清風驟起,霧靄靈華隨之一散,似珠簾輕輕攏起,又如畫屏開卷。四下一觀,月色澄清,山山不語,他已是來到丹王山下,哪裡還能見得董真人行蹤?
微微一愣,便看見一道流光自山上劃過,飄至麵前,耳旁傳來董真人溫和嗓音:“這是我收集整理的眾多丹方,你需勤加試煉。”
張顯一看,隻見三支玉匣旁,赫然放置著一塊玉玦,靈光閃閃,望之不凡。
鄭重一禮,小心收好,便施施然回轉洞府。
如今他已至開光後期,丹田氣海內,渾陽真火如一座銅爐般灼灼燃燒,經脈內氣生生不息,運之不斷,體內氣息沸騰鼓蕩,隱隱有乘風歸去之意。
按道功法訣一轉,隻覺身體一輕,恰巧一陣晚風吹來,居然雙腳離地,如羽而飄。
他神色略略一動,定了定神,把那內息加快運轉起來,起步一邁,整個人便被無形之風托舉而起,如展雙翅般,悠忽間直上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