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一路說著走著就到了課堂門口,駱毅正好把手抽回來往座位走去。
周鳳鳳暗暗跺了下腳,心裡暗罵自己昨日怎麼就沒想起來先問問,這下可好,不夠丟臉的!
女孩子們紛紛去座位上就坐,先生還沒來,她們依然回頭回腦聊著。
“那不就是棺材鋪嘛!”有女孩子小聲說:“竟還開在最繁華的地段,以後我們還怎麼去尤家菜館吃飯!”
“我是不去了,多晦氣!”
“那條街上還有我家的鋪子呢,這不是、這不是……”
“裴泉姐姐,估計這幾日我會讓我爹帶我找你玩去。”
已經有人開始往裴泉那邊示好了,她家也有鋪子在那條街上,如此熱鬨的商業街要是冒出個棺材鋪,多影響生意呀。
還有的在打主意:回家一定得把這件事告訴父親,讓父親去找會長說說。
父親原本想等遊家鋪子賣不掉降價的時候收購呢,沒想到被駱毅給買下了,得攪和黃才行。
也免得這麼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丫頭在此耀武揚威。
“不是棺材鋪,”駱毅在她們議論到聲音越來越大時出聲解釋:
“可以叫喪儀館,但也不全麵,我開的是包辦人從離世到入土這一階段所有儀程的鋪子,嗯,算是效仿孔子吧。”
“開玩笑吧!孔子開喪儀館?”有小姐質疑道。
駱毅很認真點頭:“是呀,不然你以為孔子不收學費如何養活自己和三千弟子?
雖然子路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可還有兩千九百九十九個不那麼有錢的呀,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窮人家的孩子;
孔子年少時便做工補貼家用,管理倉庫、看管牛羊,後來二十七歲時開始辦學,少數交得起束脩的,孔子也隻是象征性收些肉乾;
更多的則是交不起錢的窮學生,孔子不但教他們學問,還得養活他們,錢從何來?
所以,孔子經常帶著弟子主持葬禮來貼補家用,來維持日常龐大的開銷,一直乾到他50歲後出去做官為止,不然,你們以為《禮記》是咋來的?”
“真的假的,你瞎說呢吧?”周鳳鳳信了一半,因為類似的話她好像聽父輩們談論過。
現在她接話是為剛才鬆開駱毅的行為進行找補。
駱毅說道:“不信你們多讀讀《史記》,看看孔子是不是從小就表現出祭祀禮儀天分;
還有《禮記·檀公》,還提到孔子幫人看風水選墓地呢;
而且,昨日先生剛講過《孝經》的喪親章,《孝經》提倡以孝治天下,我大勵朝也極重孝道;
喪親章詳細說明了喪親之時所該具備的禮儀、和所該做之事;
但昨天我聽周姐姐說,我們偌大的府城隻有兩處棺材鋪;
便想到有多少孝子會因條件不充足,而無法成全他們表達對親人離世的傷痛、無法讓他們的離世的親人得以走好最後一程;
孔子說:‘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經過昨天先生的教導,使我明白:父母在世時,人們儘其愛敬之心,父母可以親眼看見,直接享受;
可父母一旦去世,人們便再不能見到雙親,無法再儘敬愛之情,為人子女的那種心情該是何等哀痛;
所以,我要開一家這樣的鋪子,不但讓其親人能繼續享受到後輩無微不至的敬愛,還能成全孝子的一片孝心,讓孝子們心靈有所慰藉;
他們的子孫後輩也能通過父母的以身作則,使孝道得以傳承。”
“啪、啪、啪!”門口傳來三聲擊掌聲,女孩子們扭身一看,是先生站在那裡,也不知什麼時候來的。
“講得好啊!”先生讚了一句:“小小年紀能有此領悟,可見也是個孝順的孩子。”
先生邊說邊走到講台邊坐下:“待你家鋪子開張,彆忘給老夫張帖子,老夫要去觀禮。”
駱毅趕緊起身給先生行禮:“多謝先生,駱毅定給您送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