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情隻要說是效仿聖人,再如何被人不理解也變成高大尚。
在先生親口說要前去觀禮之後,即便駱毅的“杠鋪”一直在裝修中,也每天有不少人前去觀看。
可見女孩子們的宣傳力有多強,她們家長的對“風尚”的嗅覺又有多敏感。
而且,當得知駱毅這個隨便出手就是五百兩“零花錢”的小富婆,竟然還住在客棧,立時就紛紛表示自家有彆院閒置,可以無償提供給駱毅一家人居住。
當然,這一點主要還是衝著李蔚玨。
但駱毅卻與先生請了假,需要回家一趟。
原因是,兄長李蔚玨需要回戶籍地接受秀才捷報和秀才匾額的發放。
這是榮耀的事情,兩個學校都同意,考慮到路上所花時間,都給了十天假。
對駱毅來說,她真正需要回家的原因是:該起山藥了。
三年的時間,把山藥豆種成“山藥嘴兒”,再把“山藥嘴兒”重新種下,長出一米多長的大山藥。
今年又把兩萬斤大山藥砍成小段種下,現在,該是檢驗成果的時候了。
……
對駱毅來說是“檢驗成果”,但對疏河村的村民來說,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學田邊上再次支起一溜大鍋灶。
學生和佃戶的孩子們該上課的不上課,該乾家務的也不乾家務活兒,全都跑來幫忙燒火添柴,準備煮山藥。
駱毅穿了鮑魁新給買的黃衫紅裙,外麵卻罩上一件灰撲撲的粗麻掛脖大圍裙,頭上也包了快灰撲撲的帕子,拎著鍋鏟就站到最中間的大鍋旁。
起山藥了。
佃戶們站在一根壟前,齊齊下鍬。
鐵鍬已經在顧彥辰的建議下,鍬頭被砸成筒狀,很適合挖洞,佃戶們小心地一鏟鏟挖土,生怕碰壞底下的山藥。
三百畝地呢,按這速度,沒半個月挖不完吧?
村長趙金貴大手一揮,趙家十五戶齊齊上陣。
場麵更熱鬨了。
最先挖出的十幾根山藥,被村學學生和佃戶的孩子們打水刷洗乾淨,駱毅就發令讓下鍋給煮上。
有的鍋裡隻是水,有的鍋裡煮的是小米粥。
小米山藥粥,多營養啊。
駱毅站在最中間的空鍋前,看村裡孩子們眼饞的目光,伸手點出幾個四五歲大的孩子:“你們想不想去地裡玩兒?去吧,把山藥豆撿回來,給你們做好吃的。”
小娃娃們看看家長的臉色,他們的家長有的向駱毅露出討好的笑容;有的曾嚼過鮑家的舌頭,還拉不下臉麵,隻把頭轉過去,仿佛在與彆人說話,手上卻偷偷推搡自家孩子快去。
小孩子們撒歡往地裡跑,去尋找枯秧下的山藥豆,手裡抓不過來,就往衣襟裡裝,衣襟裡裝不下,就乾脆脫了衫子兜著。
還有個小男兒最逗,衫子也裝不下了,乾脆脫了褲子,紮起褲腳,往褲管裡裝,卻不顧自己的小屁屁露著。
九月初的天,已經很涼,再過幾天都該霜降了,但是小孩子火力壯,個個滿頭大汗,光著屁股也不嫌冷。
隻是涼快了後邊的屁屁卻苦了前邊的雀雀,一路撿拾山藥豆一路就把童子尿淋個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