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誌!(第二卷結)(2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7322 字 6個月前

自從殿試考完,近千份拜帖雪花般地投遞上來,有許多乾脆直接登門送禮,更有那些媒婆守在外麵,無所不用其極地打聽消息,林小乙已經招架不住,朱兒、道全四兄弟齊齊出動,連成為門客的穆老道都用上。

這還是兩位榜眼王堯臣和韓琦都沒有成親,極大分擔注意力的情況下,再加上狄進名氣太大,祖上還是前唐宰相,哪怕並州狄氏早早衰敗,可這在宋朝恰恰是加分項,說明血統高貴,又不靠家族餘蔭,一般的達官貴人,還真的覺得有些高攀不起。

所以除了想撿便宜的,許多權貴反倒沒有貿然行動,先看看當朝宰執們有沒有適齡的女兒要嫁,如果沒有,再撲上來不遲。

不過想必今日之後,又有不少大戶加入說媒行列,畢竟騎在禦馬上的三元魁首,實在太過出眾。

無視樊樓上方視線,狄進帶隊往前慢行,實在是想快也快不起來。

因為天街兩側,已經是人山人海,萬人空巷。

當真是成千上萬的人湧向一處地方,以致於裡巷空闊冷落,這或許是在人數上,唯一能把大相國寺萬姓交易給完暴的盛會。

男女老少,都擠在街道兩邊,都是為了來看一看新科進士,沾一沾文翰之氣,指不定自己的夫郎、兒子、老爹就能高中進士,讓全家飛黃騰達!

所幸禁軍早有準備,畢竟不是第一回,由一隊儀仗,一班鼓吹在前麵開路,勉強維持著秩序。

當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頭的人看向自己,狄進都被這種情緒感染,抬起手朝著一邊揮了揮。

轟的一下,氣氛瞬間爆發,兩邊的百姓激動到無以複加:“文曲下凡!文曲下凡!”“三元神探!三元神探!”“青天!青天!”

或許沒有一位三元魁首,如他這般,在京師有著這麼高的知名度。

士子早就對他議論紛紛,無論是在不在國子監,參不參加文會,存在感都是那般強烈;

百姓感念他破了三年未破的滅門案,原本不會被定罪的駙馬,受到了足夠的懲處,此後更將無憂洞的丐首拿了,為無數丟失妻妾子女的可憐人出了一口惡氣;

就連不管這些事的權貴紈絝,都覺得那《蘇無名傳》寫得足夠刺激……

所以此時此刻。

無數人揮舞著雙手,狄進的目光望向哪裡,哪裡就發出震天呼喊。

狄進不得不放下手,古代真不比現代,這要是太過激動,指不定鬨出大規模的踩踏事件。

不過這不揮手,狄進一路上倒是認出了不少熟人。

看到了被仆從保護在中間的郭承慶,朝著這邊連連揮手,思及在晉陽書院同窗的郭承壽,去年在並州送彆時,便預祝他連中三元,倒是一語中的。

也看到了張耆的孫子張宗順,對著左右哈哈大笑:“瞧見沒?瞧見沒!今科三元就是我在國子監的同窗,他還親自來家中邀請過我的呢!”

甚至還看到了同鄉落榜的楊文才,這位楊家的嗣子是並州舉子裡唯一沒有離開的,此時臉上帶著恭喜與敬意,遙遙拱手一禮。

對於這些熟人,狄進無法一一還禮,唯有點頭微笑致意。

“文曲下凡!文曲下凡!”

等出了城門,這裡等待的百姓人數漸漸變少,但不知是誰喊出聲,先是雜亂,然後逐漸統一,聲勢浩大。

帶著這如潮水般的聲浪,今科進士終於抵達城外的金明池,而瓊林苑就在金明池畔。

這一路走來,已經興奮得滿臉通紅的士子們,覺得日後除非位列宰執,名留青史,否則再也不會有什麼比今朝更令人激動的了,可遠遠一看皇家園林,他們就知道自己錯了。

因為一眾身材高大的禦前班直,居然站在皇家園林外,呈現護衛之態,正中保護著的那位穿著白色大袖襴衫的身影,不是當今聖上,又有何人?

瓊林宴雖然在名義上,是天子用來款待今科士子的,但不比科舉第三場殿試,天子是必然到場的,瓊林宴在很多時候,都是由知貢舉代替官家赴宴,一眾學士、館閣,在上首陪席。

這倒不是輕視,而是考慮到瓊林宴畢竟是筵席,天子在場反倒讓今科士子拘謹難言,吃飯時也小心翼翼的,弄得氣氛僵硬。

讓知貢舉陪席,天子親賜禦製詩一首,為今科士子賀,今科士子再作詩詞附和,然後大家輕輕鬆鬆喝酒宴會,豈不美哉?

當然也有進士覺得可惜,無法近距離接觸天子,是一個大大的遺憾,因此在昨日得知,這次官家會親臨瓊林宴時,大夥兒更加開心。

但即便如此,也萬萬想不到,官家不僅來了瓊林宴,還直接在皇家園林外,笑吟吟地看著進士遊街而來。

這是何等殊榮!

狄進立刻舉起手臂,示意後方停步,再勒住馬繩,下得馬來,左右位列榜眼的王堯臣和韓琦依行照做,今科士子得以用最快的速度有序下馬。

最後一段路,進士天團轉為步行,心情卻更加雀躍,跟在魁首身後,抵達瓊林苑外,對著今上作揖行禮:“官家萬福!”

趙禎上前幾步,親手托住狄進的手臂,抬了抬,欣然笑道:“狄卿免禮!諸位卿家免禮!”

君臣相視,狄進迎著這位官家灼灼的注目,再有感於之前百姓的熱情,亦是覺得一股激昂之情蕩漾心頭,開口道:“願天聖五年進士科,上為官家分擔國事,下為黎民排紓解難,於今朝揚名,於代代傳頌!”

此言一出,身後的王堯臣、韓琦、趙概等前十位首先動容,當聲音傳到後麵,就連之前一直很安靜的包拯喃喃低語,都覺得胸膛一股熱血湧起,不能自己。

於是乎,眾人不約而同地齊齊立誌,聲浪越來越大,越來越整齊:“願天聖五年進士科,上為官家分擔國事,下為黎民排紓解難,於今朝揚名,於代代傳頌!!”

……

第二卷“名震開封”結束,敬請期待第三卷“青雲直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