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李元昊過來解釋解釋!(1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7478 字 3個月前

從夏府回到家中,狄進喝了醒酒湯,又到院中走了走,目光很快恢複清明。

夏竦此人的軍事戰略眼光,其實是冠絕目前的兩府,才乾更是出眾,但這位同樣是老謀深算,知道在如今的朝堂氛圍裡,主戰是絕對不討好的,哪怕看出了西夏遲早必反,也希望彆人代他出這個頭。

狄進其實同樣希望彆人出頭,誰不知道趨吉避凶呢,不過如今夏竦的表現,倒是讓他擯棄了僥幸之心。

哪怕世局已經有了改變,想要靠朝堂群臣自發醒悟,還是天真了。

不推動的話,恐怕依舊會如曆史進程那般,李德明死後,李元昊繼位,在國內實施種種改革,凝聚番部人心,然後開始瘋狂的二丁取一,讓所有窮兵黷武的先輩都為之咋舌,經過六年的苦心經營,集結五十萬兵力後,稱帝悍然攻宋。

當然即便是那樣,宋朝也不是不能打,畢竟三場著名的敗戰,輸得實在可惜,不過李元昊確實是一個戰術天才,再加上那個時期西北的番人部落,也確實心向黨項李氏,敵人有了當地的群眾基礎,宋軍其實是極為被動的,就算不貪功冒進,也難保不會敗在其他方麵……

既如此,為什麼要舍易求難,一定要等待十年後,對方徹底發展起來呢?

所以狄進堅定了提早開啟宋夏戰爭的計劃,稍作沉吟後,對著跟在身邊的遷哥兒道:“去雷家,將雷提點請過來。”

雷濬很快來了。

狄進道:“我剛從夏參政的府邸回來,夏參政對於黨項李氏頗為關注,我也說了些看法,頗多參照了令尊昔日所言,如果夏參政派人去並州了解西夏詳情,得好好接待!”

跟夏竦這樣的人交談,是不能信口開河的,並州商人確實存在,正是雷濬的父親雷老虎。

雷濬對此當然沒有異議,反倒欣然於狄進對外界承認與雷家的往來,趕忙應下:“我立刻寫信,傳回並州,家嚴定有安排!”

狄進接著道:“夏家的商隊,若與西夏有往來貿易,方便查一查麼?”

交談之中,夏竦同樣表現出了對西夏的深入了解,古人的知識麵其實比較狹窄,對於外族的了解更要有所依據,結合之前呂夷簡傳過來的消息,夏家主要的行商地是西北,狄進有所推測,夏家是不是早就與黨項人有了商業上的往來?

“當然方便!”

雷家的生意,是雷濬的大哥,雷老虎的長子雷治在管,但雷濬也知曉許多事情,目光閃了閃,低聲道:“他們可能是在販賣青鹽,那最是暴利!”

狄進叮囑道:“查一查,不要輕舉妄動。”

雷濬應下:“是!”

兩件關於並州的正事吩咐完,狄進又問道:“牢獄內的那兩位怎麼樣了?”

雷濬微笑:“大提點已經在審問,一切順利!”

狄進道:“得到供詞後,先壓上幾日,在京師裡麵搜尋黨項商隊,做好調查後,一並呈給中書。”

雷濬這回不明白了,他和大榮複一樣,同樣是極為讚同對西夏用兵的,不過大榮複的出發點是宋朝攻克了西夏,來日才能揮軍北上,而雷濬則是受父親雷彪影響,早早就對西夏人充滿著警惕和敵視:“這……又何必如此呢?”

狄進告誡道:“機宜司公忠體國,實心用事,緝拿諜細,是為了護衛國朝太平,而非輕啟戰端!事關外敵,更要不偏不倚,站在最公正的立場上……”

雷濬想了想,有所領會,低聲道:“我們即便不調查,那些反對戰事的臣子,也會以安分守己的黨項人舉例,倒不如一開始就將各種情況稟告上去,任由群臣站隊?”

狄進默然。

雷濬知道嘴快了,有些話明白便可,說出口就落了下乘,趕忙道:“下官明白了,機宜司當如履薄冰,不可得意忘形!”

狄進道:“機宜司連連立功,已經站穩腳跟,接下來要做的,是確保情報的權威與公正,尤其在刺探敵國情報上,攻守的難度是大為不同的!”

雷濬麵容鄭重,感受到了壓力的同時,也生出了鬥誌:“是啊,攻守之勢異也!”

機宜司之前所做的,其實一直是防守,阻止“金剛會”的興風作浪,見招拆招,而接下來,他們將要開始進攻,轉為刺探敵國的情報,難度確實完全不同了,也有更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所幸這方麵也不是從頭開始摸索,對遼國有李允則,對西北則有曹瑋,這兩位都是擅於用諜的老將,哪怕他們已經到了人生的暮年,有人脈和經驗的承襲,也能事半功倍。

夜色已晚,雷濬告退,狄進回到屋內,躺在床上,休息之前,腦海中浮現出最後的問題。

朝堂的態度,他已經基本預見,倒是執政者的反應,還無法確定。

與曆史上的宋夏戰爭時期有一個區彆,現在還不是年輕氣盛的趙禎主政,而是手段老辣的劉娥。

麵對西夏日漸顯露的威脅,這位執政太後又會是怎樣的應對呢?

……

崇政殿內。

劉娥靜靜地看著機宜司呈上的案卷,趙禎坐在旁邊,眼角眉梢間,有著壓抑不住的怒火。

根據“金剛會”核心成員“無漏”的招供,遼人諜探敗退出京師後,似已被西夏人趁勢收編。

“金剛會”這個諜探組織,是當年遼軍大舉南下前,潛伏入國朝的,不斷收集軍情民情,如今“金剛會”被西夏人收編,更有西夏諜細在其世子李元昊的命令下,偷入國朝京師,西夏又準備做什麼?

目的不言而喻!

但消息呈上後,就有官員驚怒,覺得機宜司小題大做,明明是緝拿“金剛會”不利,卻推卸責任,將夏人扯進來,但見其上又有京師黨項商隊的調查,那些人很順服,似乎諜探之事隻是特例。

無論如何,這等大事,無人敢懈怠,密報先呈中書和樞密院閱覽,兩府宰執商議後,再交由太後和官家禦覽,此番殿內議事,無疑就是商討這個問題。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