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有多大的權力,承擔多大的責任(2 / 2)

大宋神探誌 興霸天 5524 字 5個月前

按照曆史上原有的軌跡,百年後,遼國在金人的進攻下,麵臨崩潰,皇族耶律大石又率眾西行,意欲借助“大食”兵力,以圖中興。

中興沒成,耶律大石倒是在西域迅速崛起,創立了偌大的西遼帝國,死後都安葬在原喀喇汗王朝的政治中心,巴拉撒渾城郊。

如果現在是漢唐時期,狄進會對西域很感興趣,可惜正如之前劉六符拱火,讓宋軍趁勝追擊,高歌猛進,直接殺出玉門關外,遼人恨不得宋軍遠行西域,在那裡耗損國力,而宋人則要警惕於窮兵黷武的遠征,腳踏實地地收回中原失地。

所以無論是如今四分五裂的大食,還是即將分裂為東西兩部的喀喇汗王朝,都與宋人沒什麼關係,倒是重開絲綢之路時,可以歡迎回鶻商人來河西,建立更加穩定的商道。

那是後話,但至少按照信件上的譯文來看,“司靈”早就做到了這件事。

並且回鶻商人還和黨項大族形成了穩定的交易渠道,上麵磕磕絆絆的譯文記錄的就是何時何地接頭,多少貨物等等。

狄進看了一遍後,平靜地道:“這封信件,是故意給我們看的!”

楊文才皺起眉頭:“是啊!這個賊子透露出野利一族與‘組織’有生意往來,還給出了證物,就是要讓我們為難!”

這確實兩難。

野利一族是最先投靠宋人的黨項大族,並且直接背叛了李氏,將李德明和李成嵬獻了上去,宋廷對於這種投誠者,必須賞賜與安撫,頂多在暗地裡做些手腳,讓其他各族愈發仇視它,逼得這一族不得不緊緊地依附於朝廷。

這個時候查野利族與“組織”的往來,就很難說會挖出什麼來,生意往來之外,會不會還有其他利益往來?之前天命神石的祥瑞事件,有沒有參與?若有確鑿的證據,定不定罪?

一旦深究到底,逼反了野利族,河西難免動蕩。

但如果不查,又有縱容之嫌。

狄進一力抓捕“組織”的成員,如今已經有不少罪人在機宜司牢房內關著,卻在河西特意放過與之相關的黨項大族,能夠理解的,知道是為了大局考慮,但政敵顯然會趁勢攻擊,定一個包庇之罪!

尤其是在如今河西宣撫使,流言傳播的關頭,簡直是送上門的把柄。

“環環相扣!”

狄進予以認可:“這位‘司靈’不簡單呐!”

楊文才在回來的時候,就想過許多種辦法,按照他以前的陰狠思路,將相關人員滅口的念頭都萌生了,但他很清楚,麵前這位是絕不會那麼做的,唯有低聲道:“屬下無能,無法為相公分憂!”

“不必妄自菲薄!”

狄進微笑著看了他一眼:“這個難題,在河西是無解的,顧全大局,就要損及自身,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楊文才反應極快:“相公的意思是,跳出河西,於京師交鋒?”

“不要把什麼事情都往爭鬥上麵想,有時候恪守本分,不亂分寸,一切就將迎刃而解!”

狄進取一份空白的劄子,開始提筆。

楊文才在邊上磨墨伺候,親眼見證了奏章的內容,正是將黨項大族野利氏,與一個與彌勒教有勾結的民間秘密會社的生意往來,詳細地介紹了一遍,附上證物信件,請中樞定奪。

“原來如此!”

楊文才恍然大悟。

理論上,擁有多大的權力,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這也是天子都無法隨心所欲的原因,當然某些一心修玄,美其名曰無為而治,卻將責任統統丟給下麵人的例外。

而基於這點核心,麵對河西的兩難局麵,狄進的解決之法,就叫恪守本分。

他不準備爭河西宣撫使之位,何須將河西發生的每件事情,都扛在肩膀上呢?

遇到這種難以抉擇的,直接上報京師,等待兩府定奪便是。

到時候無論那群宰執,是重視“組織”,還是忽視這種秘密會社的重要性,都是上麵的決策,他接到命令後,再隨機應變,查漏補缺,責任就完全不同了。

跳出河西的局限,從全局俯瞰,這無疑是最佳的應對之法,楊文才心悅誠服,無師自通:“無為而為,不爭而爭,相公真乃神人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