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堂從開始就知道這玉觀音不簡單,不值錢的東西,能和黃金銀元放一起?
但他也沒有說謊話,他確實從開始看到就想著要把它送給吳美芬,他覺得這個觀音看起來很祥和,吳美芬是生意人,很需要個護佑的寶貝。
生意越做得大,人就越迷信。
所以大富豪的辦公室,家裡,公司各種布局,都要嚴格遵守風水規矩,膽小的不得了。
吳美芬看餘秋堂這樣說,一時顯得很猶豫,看著這個玉觀音不知如何處置。
“姐,收起來吧,你要是再拒絕的話,反而顯得小氣了不是?當時你給我摩托車的,我也沒有像你這樣推辭啊。
總不能我一個大男人。在這種事上反而被你比了下去。是不是這個理兒?”
“我說你啊。”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吳美芬再說啥就沒有意思了。
她笑著點點頭,用一塊布把玉觀音遮了起來。
“行吧,既然你這麼有心,姐再不要就顯得我有點生分。不過這東西我可給你說過,確實值點錢。
不對,是確實值不少錢。
你要是留著,以後在關鍵的時候賣掉,可能一輩子就衣食無憂。你現在把它送給我,後麵可能會後悔。”
餘秋堂笑道,“這麼說,姐,你可就看輕我了,我餘秋堂大本事沒有,但絕對是個講信用的人。
我說出去的話,那就是一個唾沫一個釘,絕對不會反悔,哪怕我有一天窮的在街上要飯吃,我也不會說把這個東西要回去,我丟不起那個人。”
“知道知道,我還看不出你的性子嗎?這不是和你開個玩笑?不要當真。我收下就行了。”
餘秋堂這才笑笑。
又道:“姐,這個東西我就不說來源了,以後不管誰問起來,你也不要告訴是我送你的,免得麻煩。
我就是個普通農民,隻想安安穩穩過簡單的日子,不想牽扯到太多的事情。
我和你不一樣,你是有大誌向的人,我能把自己一畝三分地守護好就不錯。”
“知道。”
“那行吧,東西你就收著,我要打的玩意也幫我多關注點。對了,先打其他三套,紙上有我寫的對應數字,最後剩下的全部用到我妻子的套組。”
“我看看啊。”
吳美芬將紙條再次端詳後,點頭說是清楚明白。
餘秋堂見事已畢,就要告辭離去。
吳美芬剛要起身送他,突然想起什麼,又試探著問:“秋堂,你能搞到熊掌嗎?”
“怎麼,你想吃熊掌啊?上次我不是搞過一次給你們?”
“哦,對,我給忘記啦,那時候和你還不熟嘛,”吳美芬麵露欣喜,“這麼你是能弄到了?”
餘秋堂點點頭,“現在肯定沒有秋天和夏天容易。熊到了深秋,快到冬天的時候,都會進入冬眠狀態。不到萬不得已,它們輕易不會出來。所以想要找到熊的行蹤,冬天會更難一些。”
“這樣嗎,那能不能想到辦法?”
餘秋堂笑道:“難肯定是難,但要看相對誰,你要是想要的話,我去幫你想辦法,就是時間可能要耽擱點兒。沒有個十天半個月,我估計摸不到熊的影子。”
“那就是說能行?”
“必須行。”
“那可真是太好了,”吳美芬很興奮,“嗨,你彆提了。我不是想拿到茅台在我們榮城的總代理嗎?
剛才你來時看到那個人,他就是負責這塊的。但這個人特彆難搞,我和他接洽了幾次,都沒有拿下來。
我聽說這個人一直有個想法,就是想吃到熊掌,如果你能幫姐搞到,我估計十有八九能拿下他,那你可就是幫姐大忙。”
“既然這樣,那這熊掌我肯定要給你搞回來。”
餘秋堂接下這單子活。
正打算最近進山,開始他的冬獵活動,這下接到吳美芬的任務,也算是“師出有名”。
他臨走前,吳美芬本來送出來,卻說等下,她回去拿個東西,再出來手裡捏著一個厚厚的紅包。
“這是……熊掌不送來就是,不要你錢的!”
餘秋堂急忙推開紅包。
他覺得和吳美芬這個未來大佬的友誼,已經不在於這點費用,他願意將這個人情徹底做實。
於秋堂的想法和一般人不一樣。
他確實真心覺得吳美芬可以做朋友,而且是那種關係很鐵的朋友,但也不妨礙他會儘可能為這份關係做更多加固的手段。
他的觀點向來是,人的關係都需要彼此付出和維護,哪怕是親人,夫妻,若是沒有雙方或者至少一方的默默維護,都很難長久。
“啥啊,這是給你定婚的紅包,”吳美芬嗔了眼,“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你能找到個情投意合的人,姐替你高興。”
“可是這也太多了點。”
餘秋堂看著那個紅包,厚厚一疊,吳美芬肯定不會用10元以下的麵值,那看這個厚度,咋的都要上千塊。
“這算什麼多的,你那麼好的東西給我,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餘秋堂覺得很無奈。
知道他和吳美芬其實某些方麵很相似,是一類人。
至少現在是差不多。
兩人都是那種直來直去的性子,不願意欠人情,受到彆人恩惠,不會當作理所當然,肯定會想方設法去報答。
最後,他還是收下了紅包。
就當作禮尚往來吧,等到吳美芬下次有事情,再想辦法還給她便是。
當務之急,是幫她將熊掌帶回來。
餘秋堂不喝白酒,但也知道茅台這東西,在後麵幾十年內,充當著什麼重要角色。
彆的不說,就一直聽他們說,若是早些年買點茅台的股票,啥都不用管,就拿在手裡,幾十年後賣掉,都能立刻賺的盆滿缽滿。
至於某些多年陳釀被炒到上萬塊一瓶,他自然也有所聽聞。
吳美芬既然要拿到這種代理,他肯定要支持下。
就是他不並不想去涉獵這些行業就是。
經曆過生死的他,對錢的認識,已經回到錢最初存在的目的,就是滿足生活需求,而不是衡量人和人能力,攀比的工具。
天大的事情,在死亡麵前,都是小事。
就會突然理解,其實大部分人一生都生活自己桎梏裡,都是井中之蛙,看到的不過方圓。
很多人以為自己是精英,站的比窮人高,但其實這種觀念本身,就是另一種樊籠。
在樊籠裡,他的對幸福和生活都被限製的很死,他眼中看到的,精神世界裡翻滾的,都不過是他眼前的事。
所以他要獲得幸福,心靈的安靜,依然很困難,並不比窮人們簡單很多。
人隻有超脫自己生活,才能打破氣泡,去到更廣闊的世界,或許到那時,所有人都會發現,這個世界裡,人們並不會因為財富多少而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