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
“驅匪軍入廣東,再向朝廷奏報,在我廣西全體軍民的努力下,亂賊已向廣東逃竄,記住奏報一定要快。”
鄭祖琛宦海浮沉,心中仔細思考之後,發現還真行,隻要反賊不在廣西境內,他鄭祖琛管他去哪兒呢?
真要到廣東那更好了,哼哼!到時候有徐廣縉的好果子吃。
至於奏報,能有多快就儘量有多快吧!耽擱越久越不利。
“元鴻,你這計策是好,可是?”
“中丞大人,你現在就可以寫公文,派六百裡加急送往京城了,我即刻動身返回梧州,調兵遣將,絕不讓一個反賊留在廣西。”
鄭祖琛一聽朱元鴻這話,立刻一拍大腿,有朱元鴻這個表態,他心裡瞬間安定了許多。
不管亂匪打到哪兒去,隻要彆在廣西就行。
至於一旁的穆彰阿,他更不會多說什麼了,要知道還是多虧了他,鄭祖琛才能撈到太子少保和雙眼花翎。
廣西沒問題,可是他拍著胸脯保證的,現在廣西出了大事,以鹹豐的性格,不弄死他,都算穆彰阿命大。
在大清朝優秀的官僚機製下,鄭祖琛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動能動性,吩咐師爺寫好一本公文之後,他立刻安排親兵以六百裡加急的速度趕去北京。
而朱元鴻則帶著楊嶽斌趕回藤縣,回藤縣他有三件事要做。
第一件事派人去桂平,和楊秀清、馮雲山通氣,太平軍應該動起來了。
第二件事,他要親自去一趟廣州。
廣州那邊,萬源銀號的大掌櫃就在那裡,這個人不僅是大才,還是一個奇才,朱文泰能有如此成就,離不開此人的幫助。
朱元鴻在記憶之中了解了一些此人的過往經曆,他就像是一個隱士,在曆史上並未留下蹤跡。
但是朱元鴻實在是沒想到,在這個時代的中國,竟然還有這種人。
實在是太罕見了。
哪怕是容閎,比起他來也稍遜一籌。
廣州那邊的事情,屆時必然需要此人的幫助。
至於最後一件事?
返回藤縣之後,朱元鴻將諸將召集到中軍大帳之內。
“諸位,如今大營之中,共有七萬四千兵,本帥決定再新設第七鎮,連同駐紮在鎮南關、諒山的兩部兵馬,合為九鎮。”
“除鎮南關的第八鎮之外,其餘各鎮下轄二十營,共一萬兵,馮子材、楊嶽斌。”
“末將在。”
“由你二人負責統管此次選兵、練兵大任,各鎮有兵額缺失,可在新兵中挑選,至於第七鎮主將。”
朱元鴻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隨即將目光投向了大帳之內,最終落在了一個人的身上。
“李秀成。”
“末將在。”
“你隨楊將軍收攏義軍,立大功在前,後於永康州,破越南一役,二度立功,此番第七鎮主將,就由你來擔任。”
楊嶽斌一臉欣喜,李秀成雖然麵色不顯,但心中卻如翻江攪海一般,興奮不已。
“多謝大帥知遇之恩,秀成必以死效忠大帥。”
“對於秀成我一向是信得過的,你才華橫溢,有大將之才,日後定能一展韜略,沙場建功。”
李秀成,但但就憑借這三個字,就已經足夠了。
“此番本帥的侍衛親軍,要擴充至三千人,劉厚榮。”
“末將在。”
“由你繼續擔任親軍統領,另令陳玉成、李世賢、劉鬆山三人,各領一營親軍,陸海平調至楊嶽斌麾下,領一營兵,二哥,海平我可交給你了,對他我可是覬覦了厚望。”
楊嶽斌,湘軍水師統帥。
陸海平,太平軍水師統帥。
這兩人在一起,不用想都能猜出朱元鴻的打算。
“另調一千人去炮兵營學習,學不會、不識字沒關係,對於炮兵本帥的耐心很足。”
說完這些安排,朱元鴻看著諸將說道。
“各位將軍,咱們出廣西的日子不遠了,我希望在這段時間裡,把底子打好,把兵練好,元鴻在此拜托諸位了。”
朱元鴻抱拳拱手,諸將紛紛單膝跪下道。
“我等必不負大帥厚望。”
看著手底下的這些悍將,朱元鴻心中的包袱,也放了下來。
有如此精兵強將,何愁將來大業不成?
等將軍中事宜安頓好,朱元鴻這才準備前往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