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級彆的具體等級劃分標準按以下規定執行。
預警級彆的確認主體:一般由蕭府及所轄下各級府衙確認;較重及特彆嚴重由蕭府確認執行。
5 .4預警級彆的信息發布
預警級彆確認後,由蕭府及所轄下各級府衙官員第一時間告知所有當地老百姓,叫百姓們第一時間了解,預防,治理災情。
乾旱預警信息發布的內容包括:
(1)乾旱發生的原因分析;
(2)乾旱發生的區域及範圍;
(3)乾旱發生可能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4)乾旱發生後需采取的應對措施。
5 .5 預警警報的解除
當乾旱期已經發生較大強度的降雨過程,旱情完全緩解時,應當由發布消息各級府衙宣布解除警報。
6 災情級彆劃分
輕度乾旱
(1)作物生長需水關鍵期區域內連續無有效降雨日數為10-20天(無有效降雨時日雨量小於5毫米),旱情對農作物正常生長開始造成不利影響;
(2)區域連續兩個月降水距平偏少40-60%或連續三個月降水距平偏少20-30%;
(3)區域蓄水設施蓄水量距平偏少10%-30%;
(4)區域老百姓出現飲水困難但數量未超過總人數的5‰。
凡符合以上4條中1條或1條以上的定為輕度乾旱。
中度乾旱
(1)作物生長需水文關鍵期,區域連續無有效降雨天數為21-30天,作物葉子出現萎縮或稻田脫水,禾苗出現萎蔫,旱情對作物正常生長造成一定影響,局部影響嚴重。
(2)區域連續兩個月降水距平偏少61-75%或連續三個月降水距平偏少31-50%。
(3)區域蓄水設施蓄水量距平偏少31-50%。
(4)區域飲水困難人口數為總人口數的50‰至1.5%。
凡符合以上4條中1條或1條以上的定為中度乾旱。
嚴重乾旱
(1)作物生長需水關鍵期,區域連續無有效降雨天數為31-45天,作物葉片枯萎或有死苗現象,田間嚴重缺水,稻田龜裂,禾苗枯萎死苗、對作物生長和作物產量造成較大影響,並對人民生活造成影響;
(2)區域連續兩個月降水距平偏少76%-90%或連續三個月降水距平偏少51%-80%;
(3)區域蓄水設施蓄水量距平偏少51%至80%。
(4)區域飲水困難人口數為總人口數的1%至3%。
凡符合以上4條中1條或1條以上的定為嚴重乾旱。
特大乾旱
(1)作物生長需水關鍵期區域連續無有效降雨天數大於45天,作物大麵積枯死或需改種,已嚴重影響經濟建設和當地老百姓日常之生活;
(2)區域連續兩個月降水距平偏少90%以上或連續三個月降水距平偏少80%以上;
(3)區域蓄水設施蓄水量距平偏少80%以上;
(4)區域飲水困難人口數超過總人口數的3%。
凡符合上述4條中1條或1條以上的定為特大乾旱。
7:一旦發生災情立即響應行動方案:
抗旱響應工作以防為主,防抗結合。
(1)搞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2)對淤積較嚴重的水庫、山塘進行清淤,搞好渠道疏通防滲工作,提高渠係水利用係數;
(3)新建和更新改造抗旱機埠;
(4)根據水庫近年運用和除險加固情況,在確保水庫樞紐安全前提下,及時調整水庫汛期運用水位;
(5)利用現有各類蓄水工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水庫要求在旱情三個月前將水位蓄至正常蓄水位,病險水庫如雨季結束形勢基本明朗,提前3個月水位蓄至汛末控製水位,形勢不明朗要提前4個月將水位蓄至汛末控製水位;
(6)搞好人飲安全工程建設;
(7)分析區域乾旱水事糾紛原則,研究製定水事糾紛處理預案;
(8)建立健全抗旱服務組織。
8 乾旱發生後,按照4個乾旱等級,分彆采取具體抗旱響應行動。
8 .1 輕度乾旱
(1)各級府衙所屬抗旱應急指揮部應當及時掌握旱情變化情況,做好旱情監測、預報工作;
(2)各級府衙及蕭府,五部之水利,氣象,天文等專業人士應當第一時間掌握我邊疆所屬各方麵的用水需求,並對已有水源進行摸底。逐庫、逐塘對蓄水情況進行摸底,同時對放水涵閘的運行情況進行調查摸底;
(3)統一水源管理,製訂用水計劃,充分利用現有水利工程攔蓄降水,做好節水保水工作;
(4)各鄉鎮農村要組織勞力開挖疏通渠道,提高渠係水灌溉利用係數,修複各類提引水灌溉工程設施,檢修抗旱機具、設備、添置零配件,保證抗旱機具能正常運用;
(5)抗旱服務組織檢修抗旱機具,組織抗旱小分隊,工閣所屬人員及時安裝專業蓄水,抽水之設備,各級府衙要認真落實抗旱機具的供應和維修計劃,其他相應人員及時配合作業。
8 .2 中度乾旱
(1)我邊疆所有府衙要密切注視旱情變化,加強旱情監測,及時掌握各類工程的蓄水和社會各方麵需水情況,全麵收集時段旱情,掌握抗旱準備工作和行動情況,並搞好抗旱用水調度;
(2)蕭府各級主管人士及所屬府衙官員,要及時根據旱情發展趨勢,組織抗旱會商,對抗旱工作進行部署;
(3)各級府府衙及師爺要及時深入乾旱區組織百姓及時抗旱,妥善處理好用水矛盾;
(4)加強抗旱水源的管理和調度。先用活水、後用死水,先用塘水、河水,後用庫水,先用低處水,後用高處水,先用灌區自然水、回歸水,後用庫水,先灌水田,後澆旱地,先灌成片田,後灌零星分散田。
(5)抗旱小分隊奔赴旱區幫助農戶百姓抗旱,氣象,天文等專業人士時刻密切注視其氣象之變換,及時通報消息以便其他抗旱部門做好相應抗旱準備之職責。
8 .3嚴重乾旱
(1)蕭府及各級府衙官員要隨時掌握乾旱災情及發展趨勢,掌握各類工程的蓄水和社會各方麵需水情況,全麵收集時段旱情,及時通報旱情災情及抗旱工作情況;
(2)各個區域防旱防指部門要定期組織抗旱會商,並及時向當地老百姓通報旱情。包片區,當地所屬府衙官員不分晝夜要深入乾旱區進行指導、監督責任區抗旱工作,協調和處理好用水矛盾,兼顧各方麵的利益,防止由於用水糾紛而引發社會矛盾;
(3)各級府衙要優先保證當地所屬百姓之生活用水、基本農田和高效經濟作物灌溉用水和重要作物用水,繼續搞好開渠引水工作,不能自流灌溉的,及時組織從溪河提水灌溉。各鄉鎮組織群眾打井掏氹,挖掘地下水,對確定沒有水源或需要多級提灌的水田,及時搞好改種工作;
8 . 4特大乾旱
(1)蕭府及各個府衙所屬抗旱應急指揮部門應當強化抗旱工作的統一指揮和組織協調,加強會商,分階段部署工作。掌握社會各方麵用水情況,全麵收集時段旱情,及時通報旱情災情及抗旱工作情況,動員社會各方麵支援抗旱救災工作;
(2)包片區級所屬官員、技術相關人員蹲點責任區指導抗旱工作,部門責任單位組織乾部深入聯係點、扶貧點,幫助群眾解決具體困難,確保城當地鄉鎮百姓生活用水安全,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3)氣象部門繼續做收集災情等工作。各級所屬府衙官員要徹底搞好旱災的核實、上報和組織發動賑災活動,接收救災資金、物資、製訂救災調撥計劃,並及時發放。農業等相關部門搞好生產補救工作和改種工作。工閣墨家等相關專業人士要繼續搞好農機具維修和配件、抗旱物資的供應。財經部門撥付抗旱經費。衛生部門搞好防暑降溫和調水水質監督工作。交通部門負責抗旱物資的運輸工作。宣傳部門加強抗旱保豐收和秋種的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