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三》(2 / 2)

太公曰:“勿妄而許,勿逆而拒。許之則失守,拒之則閉塞。高山仰止,不可極也;深淵度之,不可測也。神明之德,正靜其極。”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湊並進,則明不蔽矣。”

其意思為:

文王問太公道:“君主與臣民之間的禮法應該是怎樣的?”

太公回答說:“身為君主最重要的是洞察下情,作臣民的最重要的是馴服恭敬。洞察下情在於不疏遠臣民,馴服恭敬應該不隱瞞私情。做君主的要遍施恩惠,作臣民的應安守職分。遍施恩惠,要象天空那樣覆蓋萬物;安守職分,要象大地那樣穩重厚實。君主效法上天,臣民效法大地,這樣君臣之間的禮法就圓滿構成。”

文王問道:“身居君主之位,應該怎樣做?”

太公答道:“應該安詳穩重而沉著清靜,柔和有節而胸有成竹,善於施惠而不同民眾爭利,虛心靜氣而公道無私,處理事務公平正直。”

文王問:“君主應該如何傾聽意見呢?”

太公答道:“不要輕率地接受,也不要粗暴地拒絕。輕率接受就容易喪失主見,粗暴拒絕就會閉塞言路。君主要象高山那樣,使人仰慕不已;要象深淵那樣,使人莫測其深。神聖英明的君主之德,就是清靜公正,達到極點。”

文王問:“君主怎樣才能做到洞察一切呢?”

太公答道:“眼睛貴在明察事物,耳朵貴在傾聽意見,頭腦貴在思慮周詳。依靠天下人的眼睛去觀察事物,就能無所不見;利用天下人的耳朵去傾聽意見,就能無所不聞;憑借天下人的頭腦去思考,就能無所不知。四麵八方的情況都彙集到君主那裡,君主自然就能洞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明傳第五

蕭寒緩緩口氣道:“本篇從正反兩個方麵闡述了延續國祚傳之子孫的要道。首先論述了國家衰亡的原因是“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接著論述了其國家興盛的原因是“柔而靜,恭而敬,強而弱,忍而剛”。最後指出:“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

文王寢疾,召太公望,太子發在側。曰:“嗚呼!天將棄予,周之社稷將以屬汝。今予欲師至道之言,以明傳之子孫。”

太公曰:“王何所問?”

文王曰:“先聖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聞乎?”

太公曰:“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靜,恭而敬,強而弱,忍而剛,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

其意思為:

文王臥病在床,召見太公,當時太子姬發也在床邊。文王說:“唉!上天將要結束我的壽命了,周國的社稷大事就要托付給您了。現在我想聽您講講至理明言,以便明確地傳給子孫後代。”

太公問:“您要知道些什麼呢?”

文王說:“古代聖賢的治國之道,應該廢棄的是什麼,應該推行的又是哪些,您能夠把其中的道理講給我聽聽嗎?”

太公回答道:“見到善事卻懈怠不做,時機來臨卻遲疑不決,知道錯誤卻泰然處之,這三種情況就是先聖治國之道所應廢止的,柔和而清靜,謙恭而敬謹,強大而自居弱小,隱忍而實剛強,這四種情況是先聖治國之道所應推行的。所以,正義勝過私欲,國家就能昌盛;私欲勝過正義,國家就會衰亡;敬謹勝過懈怠,國家就能吉祥;懈怠勝過敬謹,國家就會滅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