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寒說:下麵我們將講述《六韜》將威篇章
將威第二十二
本篇首先提出了“將何以為威,何以為明,何以禁止而令行”的問題。接著回答道:“將以誅大為威,以賞小為明,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最後強調:“刑上極,賞下通,是將威之所行也。”
武王問太公曰:“將何以為威?何以為明?何以為禁止而令行?”
太公曰:“將以誅大為威,以賞小為明,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故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說者,賞之。殺貴大,賞貴小。殺其當路貴重之臣,是刑上極也;賞及牛豎、馬洗、廄養之徒,是賞下通也。刑上極,賞下通,是將威之所行也。”
這很簡單:武王問太公說:”將帥用什麼辦法來樹立威信?用什麼辦法來體現聖明?用什麼辦法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
大公答道:“將帥通過誅殺地位高貴的人來樹立威信,通過獎賞地位低下的人來體現聖明,通過審慎而嚴明的賞罰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因此,殺一人而能使全軍震駭的,就殺掉他;賞一人而能使全軍高興的,就獎賞他。誅殺貴在誅殺地位高貴的人,獎賞重在獎賞地位低下的人。能誅殺那些官高位顯擔當重要職務的人,是刑罰能觸及最上層;能獎賞牛僮、馬夫、飼養人員等地位低下的人,是獎賞能達到最下層。刑罰及於最上層,獎賞達到最下層,這就是將帥的威信得以樹立,命令能夠執行的原因所在。”
勵軍第二十三
勵軍,就是鼓舞軍心士氣。本篇從三個方麵論述了將帥鼓舞士氣的方法:一是“禮”,善於約束自己,做到冬不服裘,夏不揮扇,雨不張蓋,與士卒同寒暑;二是“力”,善於身體力行,與士卒同勞苦;三是“止欲”,克製私欲,與士卒同饑飽。隻要將帥以身作則,“三軍之眾”就會“聞鼓聲則喜,聞金聲則怨”,“士爭先登”,“士爭先赴”,自覺地為國效命。
武王問太公曰:“吾欲令三軍之眾,攻城爭先登,野戰爭先赴,聞金聲而怒,聞鼓聲而喜,為之奈何?”
太公曰:“將有三勝。”
武王曰:“敢問其目?”
太公曰:“將,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名曰禮將;將不身服禮,無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塗,將必先下步,名曰力將;將不身服力,無以知士卒之勞苦。軍皆定次,將乃就舍。炊者皆熟,將乃就食。軍不舉火,將亦不舉,名曰止欲將;將不身服止欲,無以知士卒之饑飽。將與士卒共寒暑、勞苦、饑飽,故三軍之眾聞鼓聲則喜,聞金聲則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爭先登。白刃始合,士爭先赴。士非好死而樂傷也,為其將知寒暑、饑飽之審,而見勞苦之明也。”
蕭寒說:他的意思呢:
武王問太公說:“我想使全軍將士,攻城時爭先登城,野戰時爭先衝擊,聽到停止的號令就憤怒,聽到前進的號令就歡喜,怎麼才能做到這樣呢?”
太公答道:“將帥有三個克敵致勝的要領。”
武王說:“請您談談具體內容好嗎?”
太公說:“身為將帥,能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張傘篷,這樣的將帥叫禮將;將帥不能以身作則,就無從體會士卒的冷暖。翻越險阻關隘,通過泥濘道路,將帥必先下車馬步行,這樣的將帥叫力將;將帥不身體力行,就無從體會士卒的勞苦;軍隊宿營就緒,將帥才進入自己的宿舍,軍隊的飯菜做好,將帥才開始就餐。軍隊沒有舉火照明,將帥也不舉火照明,這樣的將帥叫止欲將;將帥不能克製自己,就不能體會士卒的饑飽。將帥能同士卒同寒暑,共勞苦,同饑飽,那麼全軍官兵聽到前進的號令就歡喜,聽到停止的號令就憤怒。攻打高城深池時,即使麵臨箭石如雨的危境,士卒也會爭先恐後奮勇登城;進行野戰對,雙方剛一交鋒,士卒就會前仆後繼勇往直前。士卒並不是天性喜歡死亡、樂於傷殘,而是由於將帥關心自己的冷暖和饑飽,體恤自己的勞苦,因此深受感動而甘心儘力報效。”
比如說: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將帥隻要能夠身體力行,以身作則,與士卒同寒暑,同饑飽,同勞苦,同安危,就能夠激發起高漲的士氣,並進而奪取戰爭的勝利。田單就是這樣取得即墨之戰的勝利的。